2025年4月病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肿瘤坏死镜下见蓝色的细颗粒()
A、钙化
B、癌脐
C、印戒细胞
D、细胞间桥
E、乳头状结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肿瘤坏死镜下见蓝色的细颗粒通常是钙化的表现。肿瘤组织发生坏死后,钙盐可沉积于坏死灶内,形成蓝色细颗粒状的钙化。细胞间桥与肿瘤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关;癌脐是肿瘤表面因中央坏死脱落形成的凹陷;印戒细胞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肿瘤细胞;乳头状结构是肿瘤的一种生长形态,均与蓝色细颗粒无关。
2.结核结节主要由哪种细胞组成()
A、上皮样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
B、多核巨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其中上皮样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是结核结节的主要组成细胞。
3.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可见()
A、IgG颗粒状沉积
B、IgG线状沉积
C、IgA颗粒状沉积
D、链球菌抗原的线状沉积
E、链球菌抗原的颗粒状沉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及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这是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的典型表现,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所致,故呈颗粒状沉积,而不是线状沉积等其他形式。
4.有一位女教师,下肢静脉曲张。术中可见静脉腔有多个褐色物,堵塞管腔,该褐色物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病变()
A、静脉内凝血
B、静脉内瘤栓
C、静脉石
D、静脉内血栓
E、静脉内血栓栓子
正确答案:D
5.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间质充血水肿,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B、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
C、间质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
D、间质充血水肿及出血现象
E、间质充血水肿及结缔组织增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间质性肺炎主要病变特点是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表现为间质充血水肿,并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选项只提到淋巴细胞浸润不全面;C选项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是主要特点;D选项出血现象不是主要表现;E选项结缔组织增生不是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6.下列符合二期愈合的是()
A、组织缺损小
B、创缘不整齐并伴有感染
C、愈合后留下线状瘢痕
D、伤口只有少量的血凝块
E、炎症反应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这种伤口的愈合与一期愈合有明显不同,由于坏死组织多,或伴有感染,局部组织继续发生炎症反应,所以炎症反应重。伤口大,伤口收缩明显,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的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选项A、C、D、E均不符合二期愈合特点。
7.与病毒感染相关的主要炎症细胞为()
A、巨噬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时发挥重要作用,是与病毒感染相关的主要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对病原体的吞噬等;中性粒细胞主要在细菌感染等急性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对寄生虫感染及过敏反应等的免疫应答。
8.股骨骨折后因处理不当,大量脂肪滴进入血液,该脂肪栓子常栓塞于()
A、肺静脉及其分支
B、左心房
C、左心室
D、主动脉分支
E、肺动脉及其分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股骨骨折时,脂肪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所以答案是E。
9.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肾凹陷性瘢痕
C、肾盂积水
D、肾水变性
E、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良性高血压病时,由于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主要由良性高血压病引起。而肾凹陷性瘢痕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肾水变性主要是一些损伤等引起的细胞水肿表现;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是由其他疾病继发引起的;肾盂积水主要是尿路梗阻等原因导致。
10.患者,男,68岁,5年前因胸骨后灼痛行食管镜检查,诊断为Barrett食管。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近半年来出现吞咽困难伴食物反流,再次进行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中下段黏膜凹凸不平伴中央溃疡形成,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