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操作教案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常见急救操作
01
急救基础理论
03
特殊场景处理
04
急救器材使用
05
培训与演练设计
06
考核与效果评估
01
急救基础理论
急救原则与黄金时间
01
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遵循急救的顺序,先进行心肺复苏,再进行其他救治。
02
黄金时间
救援时间至关重要,要尽量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救治,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窒息、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要在几分钟内采取急救措施。
生命体征识别方法
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或利用听觉和触觉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呼吸识别
心跳识别
体温识别
触摸患者颈动脉或手腕脉搏,判断是否有心跳。注意避免与呼吸混淆。
通过触摸患者额头、颈部、手心等部位,判断患者体温是否正常。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危险信号。
急救流程标准化
报警与求助
患者体位调整
现场安全评估
急救措施实施
发现患者后,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向周围人员求助。
确保患者和自身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急救。
根据患者情况,将其置于合适的体位,如心肺复苏时需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
按照急救原则,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同时观察患者反应,根据情况调整急救策略。
02
常见急救操作
检查患者状况
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并拨打急救电话。
胸外按压
在患者胸骨下半部位进行快速、有力、连续的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举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左右,使胸廓隆起。
心肺复苏(CPR)步骤
止血与伤口包扎技巧
止血方法
对于小伤口,可直接用手指或敷料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对于大动脉出血,需用止血带或绷带加压包扎。
伤口包扎
注意事项
清洁伤口后,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以减少感染和进一步出血的风险。
在处理伤口时,应避免直接接触伤口,防止感染;若伤口较大或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1
2
3
骨折固定与搬运规范
对于疑似骨折的部位,应使用夹板、绷带等器材进行固定,以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
骨折固定
搬运方法
注意事项
在搬运患者时,应保持稳定,避免颠簸和扭曲,以免加重患者痛苦和损伤。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应使用担架或木板进行搬运,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在固定和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保暖和舒适性;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再固定;若患者疼痛剧烈或神志不清,应尽量避免搬运。
03
特殊场景处理
窒息与气道异物急救
立即进行腹部冲击
使用背部拍击法
对于婴儿进行胸部冲击
及时呼叫急救服务
对于成人或大于1岁的儿童,可使用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来清除气道异物。
对于小于1岁的婴儿,可使用胸部冲击法来清除气道异物,注意力度要适中。
在无法使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的情况下,可使用背部拍击法来协助患者清除气道异物。
在尝试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呼叫急救服务,以便在必要时获得专业医疗救助。
烧伤与烫伤应急措施
迅速脱离热源
首先迅速帮助患者脱离热源,避免进一步损伤。
02
04
03
01
去除衣物和饰品
轻轻去除伤口周围的衣物和饰品,避免皮肤粘连或加重伤势。
冷却伤口
用冷水浸泡或冲洗伤口,以降低皮肤温度和减轻疼痛。注意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涂抹药膏和包扎
在伤口上涂抹适量的药膏,并用清洁的纱布包扎,以保护伤口免受感染。
中毒与过敏反应应对
迅速识别中毒或过敏反应
注意患者的症状,如呼吸急促、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清除毒物或过敏原
尽可能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物或过敏原,如催吐、清洗皮肤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抬高头部、清理呼吸道等。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并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04
急救器材使用
AED除颤器操作指南
开机与准备
确保AED处于关闭状态,按下开机按钮,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贴电极片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位置通常为一个在右侧锁骨下方,一个在左侧腋下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
分析心律
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在分析心律期间,请不要接触患者或移动电极片。
除颤操作
如果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无人与患者接触,按下除颤按钮,等待AED完成除颤操作。
急救包物品功能解析
医用敷料
器械工具
消毒用品
急救药品
用于覆盖伤口、止血、吸收伤口分泌物等,如纱布、绷带、止血贴等。
用于清洗和消毒伤口,防止感染,如碘酒、酒精棉片等。
用于处理伤口和辅助急救操作,如剪刀、镊子、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