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医技科室工作制度(二)
目录
医院高压氧疗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
保健科工作制度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
孕产妇围生期产后家庭访视制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保存和隔离制度
特殊感染病人手术间的处理规定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
高压氧疗科工作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高压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维修、保养和操作方法,绝对保证治疗安全。
二、工作时要认真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岗,对病员要热情,治疗时要经常与舱内保持联系。
三、认真监督,在高压氧治疗时,要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舱内。做全氧治疗时,要严禁穿尼龙、化纤衣物。不准带易产生静电火花物品进舱。
四、安排好陪舱人员及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减轻病人的畏惧心理。对初次入舱者,应详细介绍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反应和注意事项,争取配合治疗。
五、认真准确及时填写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记录单,并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治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治疗前应对舱体各部进行检查,治疗后进行保养,使各种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七、应定期对舱内设备及备用药品进行检查更换。对于备用药品,无关人员严禁乱动。
八、及时清扫舱内卫生。进行定期消毒高压舱室,严禁存放个人物品及其它无关物品。
麻醉科工作制度
一、负责麻醉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沦,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二、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三、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四、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员,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到床,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五、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危重病员、新开展的针刺和中药等麻醉,应于24小时内随访,并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要向上级汇报。
六、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七、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病人,应做好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
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负责医院职工的体检、保健工作。医院职工疾病的诊治、病休、住院、会诊和转院等,由保健医师根据病情和有关规定处理。
二、负责检查督促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制度。
三、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四、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开展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五、承担和指导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定期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
六、做好地段妇幼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七、搞好本院职工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工作,完善职工病案管理。
?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一、凡参加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目的,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制品性质、接种方法、途径和禁忌证以及反应的观察、处理方法,以确保工作质量。
二、接种前详细询问病史,凡有禁忌证者一律不得接种。
三、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应严格按有关说明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四、接种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卡介苗接种器具专用。
五、生物制品的运输和保存应按说明执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制品一律不准使用。安瓿启开后应按规定在允许的期限内用完。
六、做好登记、统计、总结工作,及时报区防疫站计免科。
七、每年组织本地段计划免疫工作的检查评比工作。
?
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预防保健科、临床科室管辖区、工厂、学校卫生室均设疫情报告员,由预防保健科疫情报告员组织疫情报告工作。
二、各科疫情报告员均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报本区防疫站。
三、各种门诊大夫,接诊传染病人,一旦确诊或疑似甲类传染病的,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防疫站,科室疫情报告员负责确诊入院病人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四、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每天收集疫情,分类登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