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心脏骤停概念、抢救黄金时间、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置及有效抢救要点.doc
文件大小:1.24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3.18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心脏骤停概念、抢救黄金时间、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置及有效抢救要点

概?念

心脏骤停(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是指心脏骤停(CA)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炎症因子释放,产生各种代谢产物,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紊乱或障碍。

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

3秒—黑朦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

15-30秒—全身抽搐

45秒—瞳孔散大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进入“脑死亡”“植物状态”

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后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和运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展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如果超过10分钟才开始抢救,患者的生存机会渺茫。因此,普及院外复苏至关重要。

心脏骤停常见原因(6H5T)

“6H”

1.缺氧:包括气道梗阻、通气换气障碍、机械性呼吸问题

2.低血钾:血钾低于3.5定义为低钾,低于2.7开始出现心电图改变(T波低平出现U波)

高钾:血钾高于5.0mmol/L定义为高钾,T波高耸,高于6.5mmol/L,T波低平QRS波增宽

3.低温:指体温低于35度,若低于30度则出现心排下降、CPR及除颤不济

4.低血容量:大量腹泻、呕吐、创伤失血、烧伤、休克、脓毒症

5.酸中毒:PH7.35,分呼吸性、代谢性酸中毒

6.低血糖:正常空腹静脉血糖是3.9-6.0mmol/L,空腹静脉血糖<2.8mmol/L时被称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血糖≤3.9mmol/L

“5T”

1.中毒:注意现场是否留有线索,某些药物可致QT延长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

2.心包填塞:心超见心包内游离液

3.肺栓塞:大的肺栓塞可致心跳骤停

4.冠脉血管栓塞:冠状动脉栓塞

5.气胸:气管移位,纵膈偏离患侧,肺压缩

6H5T

Hypoxia(缺氧)、Hypokalemia/Hyperkalemiaandotherelectrolytes(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它的电解质异常)、Hypothermia/hyperthermia(低温/体温过高)、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drogenion(酸中毒)、Hypoglycemia(低血糖)

Toxins(中毒)、Tamponade(心包填塞)、Thrombosis-pulmonary(肺栓塞)、Thrombosis-coronary(冠状血管栓塞)、Tension-pneumothorax,asthma(气胸,哮喘)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过程可分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1、前驱期

许多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源性猝死所特有。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部分患者可无前驱症状,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2、发病期

又称终未事件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先无预兆,则绝大部分是心源性。在猝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及室性期前收缩增加最常见。因心室纤颤死亡的患者,常先有室颤。另有少部分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

3、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空有自发逆转者。心脏骤停的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

(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心脏停搏后10s内,有时伴眼球偏斜。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s内。

(5)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s后。

(6)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s出现。

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

4、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CPR和尽早电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成功后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