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黄金四步法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演讲人:医学生文献学习
外伤急救基本原则01
基本原则遵循“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原则:先将伤员从危险环境(如火灾、交通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优先救治大出血、窒息等威胁生命的重伤员,再处理轻伤紧急情况(如心跳骤停)立即干预,暂缓可等待处理的伤情。操作流程严格按“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顺序执行,前一步为后一步奠定基础,减少二次损伤风险。
止血02
一、出血类型识别按出血方式外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出,直观可见(如割伤、擦伤)。内出血:体内脏器损伤出血(如肝破裂),外表无伤口,但伤者可能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冷汗淋漓,需立即送医。皮下出血:皮肤未破,表现为局部瘀斑、肿胀(如挫伤)。按血管类型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或搏动性涌出,危险等级高。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持续均匀外溢,流速较慢但仍需及时处理。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点片状渗血,多可自然凝固。
一、出血类型识别类型典型场景危险等级肉眼特征触诊特征动脉出血锐器伤、骨折刺破动脉★★★★★血色鲜红,喷射状,随心跳节律涌出触感温热,压力大静脉出血切割伤、静脉穿刺误伤★★★☆☆血色暗红,持续均匀外溢压力较低,流速稳定毛细血管出血擦伤、皮肤轻微撕裂★☆☆☆☆血色鲜红,点状或片状缓慢渗血可自然凝固内出血高处坠落、撞击、脏器破裂★★★★★无明显伤口,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二、止血方法与操作要点局部加压包扎法适用:多数非动脉性出血(如擦伤、静脉出血)。操作: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绷带螺旋式加压包扎,力度以止血但不阻断远端血运为宜。指压止血法适用:动脉出血紧急临时处理(如颞部出血按压颞动脉)。操作:用拇指用力按压出血点近心端的动脉搏动处,仅作急救过渡,需尽快转为其他止血方法。
二、止血方法与操作要点绞棒止血法适用:无止血带时的替代方案(如野外急救)。操作:布带绕伤肢两周打活结,插入绞棒旋转绞紧至出血停止,用布条固定绞棒,需垫衬衣物避免勒伤皮肤。止血带止血法适用:肢体大血管出血(如股动脉破裂)。操作:软布垫于伤肢近心端(上肢中上1/3处、下肢大腿根部),扎紧止血带至动脉搏动消失,记录开始时间。禁忌:前臂和小腿禁用(双骨结构可能止血不全),禁止用铁丝、电线等硬物替代止血带,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1-2分钟,总时间不超过4小时。
二、止血方法与操作要点方法适用场景操作关键步骤禁忌与风险局部加压包扎法多数非动脉性出血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绷带螺旋加压→检查血运伤口异物需先移除(如碎玻璃)指压止血法动脉出血紧急临时处理用拇指压迫出血点近心端动脉搏动处(如颞动脉、股动脉)仅用于急救,需尽快转为其他止血法绞棒止血法无止血带时的替代方案布带绕伤肢两周→打活结穿绞棒→旋转绞紧→固定绞棒避免直接勒紧皮肤,需垫衬衣物止血带止血法肢体大血管出血(如股动脉)软布垫衬→止血带扎于近心端(上肢中上1/3,下肢大腿根部)→记录时间前臂/小腿禁用,超4小时可能截肢
三、特殊情况处理内出血急救:让伤员平卧,抬高下肢15-20°,注意保暖,尽快送医,途中可少量饮用糖盐水。喷射状出血:立即用手指压迫近心端,同时抬高出血肢体减少血流量。
包扎03
一、包扎材料选择首选:消毒纱布+弹性绷带,兼具止血与保护功能。替代:干净毛巾、手绢、三角巾(需清洁无油污)。
二、包扎方法详解简单螺旋包扎适用:躯干、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操作:从伤口下方由下而上包扎,每圈覆盖前一圈的2/3,末端用胶布或别针固定。螺旋反折包扎适用:前臂、小腿等粗细不均部位。操作:先环形固定起始端,再螺旋上升,每圈反折一次(反折处避开伤口),拇指压住绷带中点,向后绕紧。
二、包扎方法详解人字形包扎适用:肘、膝、踝等关节部位。操作:在关节中央环形固定,然后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交叉缠绕,结束时在关节上方环形固定。手(足)部包扎操作:从手腕(足踝)环形固定,绷带斜跨手背(足背)至指(趾)旁,呈“8”字形缠绕,覆盖敷料后固定于腕(踝)部,露出指尖观察血运。
二、包扎方法详解方法适用部位操作示意图关键技巧简单螺旋包扎躯干、四肢近端螺旋上升,每圈覆盖前圈2/3起始端用胶布或别针固定螺旋反折包扎前臂、小腿(粗细不均处)每圈反折一次,反折处呈“V”形反折点避开伤口,拇指压住绷带中点人字形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关节中央开始,一圈上一圈下交叉结束时在关节上方环形固定手(足)部包扎手掌、足背8字形缠绕指(趾)间→固定腕(踝)部指(趾)间垫纱布防粘连,露出指尖观察血运
三、注意事项结扎位置:在伤口近心端,需垫布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勒伤。禁忌部位: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避免损伤桡神经,导致手腕下垂)。特殊处理:颅脑损伤、鼻/耳出血者禁止堵塞出血处,任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