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动物生理学模拟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刺激阈值是指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刺激阈值是生理学概念,指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选项A强调的是最小刺激强度和最短作用时间,不全面;选项B说的是最适作用时间,与刺激阈值定义不符;选项D说的是最适刺激强度,也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C。
2.能产生等渗性重吸收的部位发生在
A、近端小管
B、球旁细胞
C、致密斑
D、髓攀升支粗段
E、内髓集合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端小管是能产生等渗性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近端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是等渗性的,即小管液在流经近端小管后,渗透压基本不变。球旁细胞主要分泌肾素;致密斑主要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髓攀升支粗段主要进行主动重吸收NaCl,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起重要作用;内髓集合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对水进行重吸收,参与尿液的浓缩过程。
3.急性失血尿量减少是因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
B、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D、肾小囊内压升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失血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肾小囊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一般不是急性失血性休克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4.吸气时
A、胸内负压值减小,跨(胸)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扩大
B、胸内负压值减小,跨(胸)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缩小
C、胸内负压值增大,跨(胸)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扩大
D、胸内负压值增大,跨(胸)壁压变大,呼吸道管径扩大
E、胸内负压值增大,跨(胸)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缩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吸气时,胸廓扩大,胸内负压值增大,使得跨(胸)壁压变大,呼吸道管径扩大,以利于气体进入肺内。选项A胸内负压值减小错误;选项B胸内负压值减小且呼吸道管径缩小错误;选项C跨(胸)壁压变小错误;选项E呼吸道管径缩小错误。
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E、有饱和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都可以转运小分子物质。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主动转运消耗能量,A错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是顺浓度梯度,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B错误;单纯扩散不需要膜蛋白帮助,C错误;只有易化扩散中的载体转运有饱和性,D错误。
6.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重要物质是
A、盐酸
B、糜蛋白酶
C、胰蛋白酶原本身
D、肠激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肠激酶是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重要物质。胰蛋白酶原在小肠中被肠激酶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又可以进一步激活胰蛋白酶原及其他多种胰酶原,从而启动胰腺的消化过程。糜蛋白酶原是由胰蛋白酶激活后转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盐酸对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没有直接作用。胰蛋白酶原本身不能自我激活。
7.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从而使静脉血回流
A、不变
B、加快
C、减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肌肉收缩时会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产生挤压作用,这种挤压能推动静脉血回流,使其速度加快。
8.黄体期也称为
A、月经期
B、排卵后期
C、绝经期
D、增殖期
E、排卵前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所以也称为排卵后期。
9.箭毒可与之结合而其阻断作用的受体是
A、α受体
B、β受体
C、M受体
D、N1受体
E、N2受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箭毒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N2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松弛。α受体、β受体、M受体、N1受体均不是箭毒的作用靶点。
10.肾交感神经兴奋不引起
A、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
B、肾素分泌增加
C、肾小球毛细血管收缩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袢重吸收Na+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引起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且入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肾素分泌增加,促进近端小管和髓袢对Na?的重吸收增加。而肾小球毛细血管收缩并不是肾交感神经兴奋的直接典型表现。
11.影响骨骼肌和长骨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
B、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