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动物生理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H2CO3
C、NaHCO3
D、HbNHCOO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有物理溶解、化学结合两种。化学结合又分为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两种形式,其中碳酸氢盐形式占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88%,是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后,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很快解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钠。
2.体液调节一般不参与调节的生理活动是
A、呼吸运动
B、生殖
C、新陈代谢
D、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呼吸运动主要受神经调节,通过呼吸中枢等神经系统来控制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从而调节呼吸频率、深度等。而体液调节在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激素对新陈代谢的调节、生长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性激素对生殖的调节等。
3.保护胃黏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A、胃蛋白酶
B、内因子
C、水分
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胃黏膜保护机制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屏障、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其中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能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物质基础。胃蛋白酶会消化胃黏膜,内因子主要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水分对胃黏膜保护作用不直接。
4.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产生神经冲动
B、产生动作电位
C、腺体分泌
D、肌肉收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无论是神经细胞、肌细胞还是腺细胞等,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都会产生动作电位。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是可兴奋组织兴奋后的效应表现;产生神经冲动只是神经细胞兴奋的表现,不能代表所有可兴奋组织。
5.能够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端
E、直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维生素B12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回肠具有特殊的受体和转运机制,能够高效地吸收维生素B12。十二指肠主要参与食物的初步消化,空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之一,但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不如回肠。结肠上端和直肠主要参与水分和电解质的重吸收以及粪便的形成和储存,不负责维生素B12的吸收。
6.血容量感受器位于
A、肾动脉
B、心室
C、外周静脉
D、胸腔大静脉和左心房
E、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容量感受器位于胸腔大静脉和左心房,当血容量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刺激这些部位的感受器,反射性地调节心血管活动,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系统的稳定。
7.主动脉在维持与形成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
A、血流速度快,压力大
B、主动脉可控制外周阻力
C、口径大,管壁厚
D、管壁有良好弹性,可扩张
正确答案:B
8.水利尿试验时,引起ADH释放减少的感受是
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B、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D、延髓化学感受器
E、外周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利尿时,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主要感受血压变化;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主要感受血容量变化;延髓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脑脊液中H?浓度变化;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动脉血中O?、CO?及H?浓度变化,均与水利尿时ADH释放减少无关。
9.根据Laplace定律,大小不一的肺泡彼此相通,且表面张力相等,则导致
A、小肺泡内压力大,大肺泡内压力小
B、小肺泡内压力小,大肺泡内压力大
C、大小肺泡内压力相等
D、吸气时气体主要进入小肺泡
E、呼气时气体主要来自大肺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肺泡表面张力产生的回缩力与肺泡半径成反比,根据Laplace定律P=2T/r(P为肺泡内压力,T为表面张力,r为肺泡半径),小肺泡半径小,产生的回缩力大,所以小肺泡内压力大,大肺泡半径大,产生的回缩力小,大肺泡内压力小。大小肺泡彼此相通时,气体将从小肺泡流向大肺泡,而不是吸气时气体主要进入小肺泡,呼气时气体主要来自大肺泡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10.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
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醛固酮
D、去甲肾上腺素
E、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切除肾上腺后,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会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应激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所以切除肾上腺引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