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如何建立人事测量工具.pdf
文件大小:288.2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4.4千字
文档摘要

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如何建立人事测量

工具

一、填空及选择

⒈要建立一项完善的人事测量工具,目标设定是第一步。

⒉根据测量目标确定测量的内容和形式:确定测量内容和形式是

决定性的关键,它决定测量有效与否。

⒊根据测量的对象确定题目的形式:在编制测量工具时,还应该

考虑使用测量工具的团体的组成和特点,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

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阅读

水平等因素。测量工具针对的对象不同,测量工具采取的形式、

题目的编写、测量题目的难度、取样的范围都可能有所不同。

⒋一般在客观题的测验中,为了可供筛选,编写出的题目应比实

际需要多20%以上,如考虑到以后还要不断筛选和修改,初次编写的

题目可以比实际需要的多出一倍到几倍。

⒌题目的编排:选择和编排过程包括定性的逻辑分析和根据预测

的结果进行的定量分析。

⒍对题目进行初步选择的主要依据是:题目本身的性质、对预期

测量目标的可测量程度。这一步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

⑴检查题目是否符合细目表中某一单元格内容的要求;

⑵根据细目表对各部分所要求的比例选择适当数量的测试,使测

量工具尽量覆盖整个细目表的内容;

⑶检查题目是否叙述明确清楚,是否提供了额外线索;

⑷检查题目十分适合将要施测的对象和施测的条件;

⑸检查题目的难度是否恰当,一般来说,难度定为0.50(50%的

人答对此题)较为合适(对能力、技能类的题目要求除外);

⑹检查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彼此独立,没有重叠,即回答某一问题

所需的知识与能否回答其他问题无关。

在选择题目时还要注意测量工具的长度。在一个测量工具里究竟

包括多少题目比较合适,既要看是否能完全满足测量目的的要求,也

要根据测量工具的时间限制和被试的年龄和阅

读水平而定。

⒎题目的最佳编排的一般原则:

⑴将测量相同因素的测试题排列在一起;

⑵尽可能地将同一类型的测试题组合在一起;

⑶难度测验的题目应按由易到难排列;

⑷对于人格测验,应尽量避免将测量同一特质的题目编排在一

起,防止被试猜测出题目所要测查的因素。

2

⒏对题目的选取只是依靠编写者的主观经验,题目的效果如何还

需要进行定量的客观分析。这时的测试题还只能叫做预备测试题,还

需要获取被试对这些题目的反应的材料,为进

一步筛选题目和为编排测量工具提供客观依据。

必须将预备测试题对一定规模的小样本被试进行施测,获得数据

以进行校验、修订。这一过程称为测试题的预测试。

⒐数据收集上来之后,就应该利用这些数据对题目进行分析,删

除不好的题目或对题目进行修改,这个过程称为题目分析,具体内容

包括对题目的项目分析和对测验信度、效度指标的检查。

⒑对测试题的预测试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预测试对象必须和将来正式测试的对象相似;

⑵预测试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量工具实施时

的情境相似;

⑶预测试的时限可稍宽些,最好使每个被试都能将题目答完,以

便搜集充分的反应资料,使统计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⑷在预测试过程中,应将被试的各种反映情况随时加以记录。题

意不清之处,在修改测验时作为参考。

⒒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题目分析,对每个题目的具体分析称为项目

分析,主要是指根据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数量

3

指标来对题目进行分析。

二、简答及论述

⒈显示性测量与预测性测量的区别与联系。

显示性测量反映被测者具有什么知识和特点,能完成什么任务。

如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就是显示性测量。

预测性测量:工具帮助观测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如能力

倾向测验可以预测个体将来的工作绩效。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能够

直接预测个体将来在同样的工作情境中的工作表现。

⒉目标分析与任务分析。

在实际过程中,测量工具的编制者还必须把测量目标转换成可操

作的测量指标,这种转换过程称之为操作化或目标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