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探析.pdf
文件大小:245.1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5.27千字
文档摘要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探析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给定了问题条件的现实和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的

差距,是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的一系列障碍。而个体利用问题条件,应用自身已储存的知识,

操纵信息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克服障碍得到问题的答案,即是对问题的解决。然而问题的

解决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表征的适当性、解决策略的适合性、问题

解决者的动机和情绪、问题本身的表述、问题解决者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都有可能对问题能

否得到解决、问题解决的速度、问题解决的质量和解决的流畅性产生影响,而我们要分析这

些影响因素,首先有必要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

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分为这样几个相关阶段:(一)识别和理解问题;(二)产生问题

解答的多种解答假设并在多种的可选择的假设中进行选择;(三)测试和评价解答(Polyh

在1957年把这一步分成执行方案或计划、回顾与评价解答结果两步)。如果解答有误或者

解决方案不能执行则又回到问题的理解阶段,从而构成问题解决的阶段循环。

1.识别和理解问题

问题解决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问题。问题解决者必须理解由问题起始状态(theinitia

state)、目标状态(thegoalstate)、引起状态改变的算子(operators)和问题的中间状态

(thecurrentstate)等所构成的问题空间。这种问题解决者了解问题提供的信息和拓展问

题的内部的问题空间就称之为问题表征(theproblemrepresentation)。“不论问题的本质

是什么,成功的问题解答在于怎样表征问题”。[1]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表征,可以

说它已解决了一半。Wertheimer指出,问题解决的典型性,即在于生成合理的问题表征,

恰当的问题表征应该满足三个条件:“(1)表征与问题的真实结构相对应;(2)表征中的各个

问题成份被适当的结合在一起;(3)表征结合了问题解决者的其他知识”[2]。

2.产生解答

在对问题表征的基础上,问题解决者产生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解答假设,即方案。一般

而言,人们产生问题解答的策略有两种,即算法式(thealgorithms)和启发式(the

heuristics)。算法式是指按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逐个地、逐步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

方式,从而形成所谓的“搜寻树”,并穷尽了从初始状态出发所能搜寻到的所有状态[3]。

启发式(又叫大拇指规则)是指凭借和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及信息间的联系,简化搜索空间,

使问题得到尽快的解决。这两种策略各有优缺点。算法式能保证问题获得解决,然而许多问

题解决无法得到算法式或者采用它太繁琐、太费时了。比如,要在一本缺失了索引的汉语字

典里查找“问”(假定读音已知)字的释义。依据算法式,问题解决者须从字典的第一页一

直翻寻到含“问”字条的页码。这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但最后可以查到这个字。启发式有可能

使问题获得快而有效的解决,但却不能保证解答的准确性和一次成功率。如前例,采用启发

式策略的问题解决者利用这样一些经验:字典是按照拼音顺序从前到后编排的,“问”字的

拼音是wen,w在26个字母中排在倒数第四,因而“问”字有可能在字典靠后的页数。

这样问题解决者就尝试翻字典靠后的页码,但有可能要翻好几次才能找到含“问”字条的页

码。启发式策略又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如手段目的扫析法、爬山法、类比迁移等。

3.执行策略和评价解答

执行所采用的问题策略来解决问题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执行产生结果(即解答)后,对当

前策略的执行情况、问题向目标状态的进展状况、解答的有效性做出评估,确定该策略是否

可行,问题是否获得解决。

以上是问题解决的三阶段。然而,问题解决者在问题解决前和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会受

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问题解决者不能很好去应付和处置这些因素,则必将不利他对问题

的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在问题解决的识别和理解阶段,问题解决者对问题表征的适当性、解决者的认知结构将

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解决策略、解决定势、功能固着(定势)是问题解答阶段的影响因素。

1.问题的表征

“除非对问题有清晰准确的理解,否则你很有可能不能达成准确的问题解决。”[1]因

而适当的问题表征对问题的解决是至关重要的。国内的研究[2]也表明:正确的问题表征是

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在错误的或者不完整的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不可能求得问题的正确解

决。例如,有这样一道九个点的问题(如图1A),要求问题解决者用铅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