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步精品课程——中职专业课
模块五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5.1制订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5.1.2制订典型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1)
知识目标
1.了解轴类零件的主要工艺问题。
2.掌握简单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方法。
能力目标
1.会分析简单轴类零件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
2.能编制简单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学习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三维目标
情景导入
某企业接到某型减速机上的二级传动轴订单,生产批量350根,材料要求45钢圆棒料,订单设计要求传动轴的整体硬度为HB220-250,编制该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假如你是该企业的工艺设计人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情景导入
机械加工所涉及的零件非常多,最常见的零件有四类,即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及箱体类。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轴类零件及其主要技术要求,作为工艺员,要想制订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还需要掌握哪些条件?具体有哪些编制方法?
情景导入
本模块将以典型零件为例,详细介绍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制订方法。
一、工艺案例
【案例】某企业接到如图所示的某型减速机上的二级传动轴订单,生产批量350根,材料要求45钢圆棒料,订单设计要求传动轴的整体硬度为HB220-250,请编制该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
二、工艺分析
1.分析主要表面的精度要求
轴颈(G、K)
外圆(E、J)
轴肩(F、H、I)
查阅订单图,尝试分析各表面的精度要求,提问回答。
二、工艺分析
1.分析主要表面的精度要求
轴颈(G、K):基准所在位置,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均为,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
二、工艺分析
1.分析主要表面的精度要求
外圆(E、J):尺寸晶簇要求较高,E处为,J处为
,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
并且两外圆对公共基准A-B的径向
圆跳动公差为0.02mm
二、工艺分析
1.分析主要表面的精度要求
轴肩(F、H、I):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其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且对公共轴线A-B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
该传动轴为减速器二级传动轴,各级台阶直径相差不大,生产批量为350,属于中型零件中批生产。
尝试分析选择依据,属于哪种生产类型?
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
毛坯选择?56×265mm
材料为45钢。
二、工艺分析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的配合表面和台阶面对公共轴线A-B都有较高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圆跳动要求,因此在选择时,要有所注意。
尝试分析选择依据
二、工艺分析
3.选择定位基准
在粗加工之前,在轴的两端面上加工出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
精加工时,均为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
尝试分析选择方法
对于带有通孔的轴类零件,如何选择定位基准?
二、工艺分析
4.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
该轴的表面大部分为回转表面,因此均以车削加工为主,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1)轴颈G、K及外圆E、J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且轴颈G、K是基准所在位置,外圆E、J有径向圆跳动公差,因此这些表面的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2)两端螺纹的中径、顶径公差均为6g,因而均可安排在半精加工后采用车削加工完成。
(3)三处键槽均可采用粗铣—精铣加工。由于该轴有三个宽度与深度均不同的键槽,所以必须采用三把不同直径的铣刀加工。
轴类零件,应怎样安排热处理工艺?
二、工艺分析
5.安排热处理
粗加工后安排调质,达到硬度HB220-250,从而使零件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两两为单位,依次进行例题中某型减速机上的二级传动轴订单的工艺分析,另一同学注意倾听,评价其分析准确性,及时进行补充说明。
请同学在熟练掌握课本例题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右图工艺案例的分析。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零件的工艺分析任务,并形成书面材料。组内互相检查。
经过分析,是否能编制相应的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课下预习。
本节课主要认识了典型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步骤。通过练习,学生应能对具体的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基本分析,能够掌握不同步骤中条件的选择依据,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学习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1.轴类零件常用的定位基准有哪些?应如何选择?
2.轴类零件应如何安排热处理工艺?
轴类零件应如何进行工艺分析?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