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步精品课程——中职专业课
模块四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4.3确定加工尺寸及尺寸链
4.3.2计算尺寸链(1)
知识目标
1.了解尺寸链的内涵、原理
2.了解尺寸链的组成及类型
能力目标
1.能区分不同类型尺寸链;
2.能建立并分析尺寸链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三维目标
导入情景
组内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会有上述报废现象?如何防止废品出现?
导入情景
防止废品出现,必要环节有哪些?
余量过大,会浪费原材料,增加人员、设备、刀具的投入,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当坯料表面层有组织要求时,过多的切削甚至会影响到零件的机械性能;余量过小,坯料的表面层缺陷不能完全切除,使产品成为次品,不能进行后续加工。
所以,确定加工余量是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环节。
导入情景
防止废品出现,必要环节有哪些?
一线操作人员要依据技术数据实施加工,并在生产过程中以此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加工质量,就可以较好地防止废品出现。
在机械设计和工艺工作中,为保证加工、装配和使用的质量,经常要对一些相互关联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为使计算工作简化,可采用尺寸链原理。尺寸链原理是分析和计算工序尺寸很有效的工具,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保证装配精度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问题思考
1、什么是尺寸链?基本特征及原理是什么?
2、尺寸链的组成及类型
3、在对尺寸链的工艺处理时,怎样查找组成环?
一、认识尺寸链
1.尺寸链的概念
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各相互连接的尺寸关联要素间所形成的封闭尺寸组。
研究尺寸链有助于了解零件与零件之间、零件的各构成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弄清尺寸间的变化规律,并合理控制各尺寸的极限偏差和公差值,从而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生产。
一、认识尺寸链
2.尺寸链的特征与原理
特征:一个完整的尺寸链应包含一个自然形成的尺寸和若干个直接获得的尺寸,且组成尺寸链的所有尺寸必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封闭回路。
如右图所示为尺寸链的特征图,注意尺寸A0、A1和A2旁边的箭头指向。
一、认识尺寸链
2.尺寸链的特征与原理
原理:
如图,面1是零件的设计基准,根据基准统一原则,加工面2、3时应以面1为定位基准(基准D)。
显然,A?、A?两个尺寸可直接由加工获得,而尺寸A?则自然获得,因此A?、A?、A?就构成了一个封闭尺寸链。
一、认识尺寸链
3.尺寸链的组成
尺寸链主要由封闭环与组成环构成。
封闭环
是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尺寸,如图中的尺寸A0。
一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且封闭环具有“自然形成”的特点。
封闭环
一、认识尺寸链
3.尺寸链的组成
尺寸链主要由封闭环与组成环构成。
组成环
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的尺寸,如图中的尺寸A?、A?。一个尺寸链应包含由若干个直接获得的尺寸构成的组成环。
一、认识尺寸链
3.尺寸链的组成
尺寸链主要由封闭环与组成环构成。
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增环与减环两类。
当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增大某一环导致封闭环增大的环称为增环;
反之,当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增大某一环导致封闭环减小的环称为减环。
增环
减环
一、认识尺寸链
3.尺寸链的组成
尺寸链主要由封闭环与组成环构成。
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增环与减环两类。
当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增大某一环导致封闭环增大的环称为增环;
反之,当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增大某一环导致封闭环减小的环称为减环。
什么是封闭环?尝试标出下面尺寸链图的封闭环。
什么是增环?减环?尝试标出
巩固练习
一、认识尺寸链
4.尺寸链的类型
按机器或零件所具有的装配关系、表面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等不同,尺寸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认识尺寸链
4.尺寸链的类型
按机器或零件所具有的装配关系、表面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等不同,尺寸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认识尺寸链
4.尺寸链的类型
按机器或零件所具有的装配关系、表面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等不同,尺寸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结合不同尺寸链类型的分类标准,尝试分析以下尺寸链。
a.销轴b.车床装配c.拨叉
课下进行不同类型尺寸链的案例收集,并分析其组成。
1、什么是尺寸链?基本特征及原理是什么?
2、尺寸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
3、什么是封闭环?什么是增环?
本节课主要认识了解了尺寸链的内涵、原理,了解了尺寸链的组成及类型。通过练习,学生应能区分不同类型尺寸链,能识别不同类型的组成。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热情,为后续的实践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1.什么是尺寸链?尺寸链包含哪两个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