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步精品课程——中职专业课
模块四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4.3确定加工尺寸及尺寸链
4.3.1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知识目标
1.了解余量概念及类型
2.了解余量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掌握余量概念及类型,学会加工余量的计算方法;
2.掌握工序尺寸及其确定方法,能计算工序尺寸并用查表法确定其公差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三维目标
导入情景
在生产实践中,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是依据生产技术科提供的零件图与工序卡来加工零件的。通常,生产技术科的技术人员在依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填写工序卡前,必须进行零件加工余量、各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和尺寸链等相关数据的计算,并查阅有关技术资料,为一些工序尺寸确定公差要求。
导入情景
余量过大,会浪费原材料,增加人员、设备、刀具的投入,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当坯料表面层有组织要求时,过多的切削甚至会影响到零件的机械性能;余量过小,坯料的表面层缺陷不能完全切除,使产品成为次品,不能进行后续加工。
所以,确定加工余量是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环节。
导入情景
一线操作人员只要依据这些技术数据实施加工,并在生产过程中以此严格控制在制品的加工质量,就可以较好地防止废品出现。
问题思考
1、查阅资料,回答什么是加工余量?
2、确定毛坯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方法有哪些?
一、确定加工余量
1.加工余量的概念
加工余量包括工序余量与总余量两类。
零件的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工序余量,也即同一表面前后相邻的两道工序尺寸之差。
零件表面的总余量是指零件在从毛坯到最终成品的整个过程中,某一表面所切除的全部金属层的总厚度,即零件某一表面毛坯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总余量等于各工序余量之和
一、确定加工余量
2.工序余量
按照公称尺寸计算出的工序余量称为基本余量。依据零件结构的不同,工序余量又可以分成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两类。
1.基本余量-内轮廓
计算公式:
基本余量:z=b-a
最小余量;zmin=bmin-amax
最大余量:zmax=bmax-amin
说明:z:基本余量;a:前工序的公称尺寸;b:本工序的公称尺寸
一、确定加工余量
2.工序余量
按照公称尺寸计算出的工序余量称为基本余量。依据零件结构的不同,工序余量又可以分成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两类。
1.基本余量-外轮廓
计算公式:
基本余量:z=a-b
最小余量:zmin=amin-bmax
最大余量:zmax=amax-bmin
说明:z:基本余量;a:前工序的公称尺寸;b:本工序的公称尺寸
一、确定加工余量
2.工序余量
按照公称尺寸计算出的工序余量称为基本余量。依据零件结构的不同,工序余量又可以分成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两类。
2.单边余量-外轮廓
计算公式:
基本余量:z=a-b
最小余量:zmin=amin-bmax
最大余量:zmax=amax-bmin
说明:z:基本余量;a:前工序的公称尺寸;b:本工序的公称尺寸
一、确定加工余量
2.工序余量
按照公称尺寸计算出的工序余量称为基本余量。依据零件结构的不同,工序余量又可以分成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两类。
3.双边余量-孔类零件
计算公式:
说明:z:基本余量;Da:前工序的公称尺寸;Db:本工序的公称尺寸
一、确定加工余量
2.工序余量
按照公称尺寸计算出的工序余量称为基本余量。依据零件结构的不同,工序余量又可以分成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两类。
3.双边余量-孔类零件
计算公式:
说明:z:基本余量;da:前工序的公称尺寸;db:本工序的公称尺寸
一、确定加工余量
【案例练习】
已知某台阶轴的前工序尺寸为,本工序要求加工尺寸为,试求本工序的基本余量、最大余量与最小余量。
一、确定加工余量
【案例练习】
已知某台阶轴的前工序尺寸为,本工序要求加工尺寸为,试求本工序的基本余量、最大余量与最小余量。
解:因为零件为台阶轴,属于外圆表面加工,且工件为回转体零件,因而其工序余量为双边余量,故
基本余量:z/2=(da-db)/2=(25-18)/2=3.5
最小余量:zmin/2=(damin-dbmax)/2=(24.75-18)/2=3.375
最大余量:zmax/2=(damax-dbmin)/2=(24.89-17.95)/2=3.47
一、确定加工余量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分析计算法、查表修正法及经验估算法三种。
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查表修正法,这种方法是以企业长期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