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考试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同轴度公差是被测轴线相对基准轴线的位置变化量,用于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属于定位公差。形状公差主要控制形状误差,如直线度、平面度等;定向公差控制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的方向,如平行度、垂直度等;同轴度与这些不同,它侧重于定位精度。
2.位置度公差属于()
A、定向公差
B、定位公差
C、跳动公差
D、形状公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位置度公差是用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论位置的变动量,属于定位公差。它用于确定零件上各要素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与形状公差(控制形状误差)、定向公差(控制方向误差)、跳动公差(控制跳动误差)有所不同。
3.()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轴制是实际偏差
B、基孔制是基本偏差
C、基轴制是基本偏差
D、基孔制是实际偏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4.对于形位公差,基准要素的体现通常采用()法。
A、直接
B、目标
C、摸拟
D、分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准要素的体现通常采用模拟法。模拟法是将理论上的基准要素用具有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来体现,该表面与基准要素具有相同的几何特征,以此来确定基准。
5.圆跳动公差属于()
A、定位公差
B、定向公差
C、形状公差
D、跳动公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圆跳动公差属于跳动公差。形状公差是控制形状误差的,如直线度、平面度等;定向公差是控制被测要素相对基准在方向上的变动量,如平行度、垂直度等;定位公差是控制被测要素相对基准在位置上的变动量,如位置度、同轴度等;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圆跳动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作回转运动时,沿给定方向测量的位置变化量。
6.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A、最小极限尺寸
B、基本尺寸
C、最大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
正确答案:C
7.()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A、形位公差带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尺寸公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配合公差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基本偏差是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只有形位公差带符合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区域这一描述。
8.通常说来,作用尺寸是()综合的结果。
A、实际偏差与形位误差
B、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
C、实际偏差与形位公差
D、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
正确答案:B
9.当轴的上极限尺寸与孔的下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A、最大间隙
B、最小过盈
C、最大过盈
D、最小间隙
正确答案:D
10.零件尺寸误差同形位误差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边界。
A、作用
B、最大实体
C、实效边界
D、包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零件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包容要求是指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最大实体边界是尺寸要素的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边界,所以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11.对研磨过的零件表面,其评定长度应取()。
A、Ln>5l
B、Ln=5l
C、Ln<5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评定长度是为了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对于研磨过的零件表面,其评定长度应取Ln=5l,所以答案选B。
12.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A、0.05
B、-0.05
C、小于0.05
D、小于-0.0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小间隙\(X_{min}=EI-es\),已知基孔制,孔的下偏差\(EI=0\),最小间隙\(X_{min}=0.05\),则\(0-es=0.05\),可得\(es=-0.05\),轴的上偏差\(es\)大于\(-0.05\)。
13.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公差值
B、公差等级
C、配合
D、标注
正确答案:A
14.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且为正值,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基准孔配合时,可能出现过盈或过渡的情况,所以可以构成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15.对于同一被测要素,位置误差包含被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