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选择题
(一)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它们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
子般的彩屏中选出一支最漂亮的羽毛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胜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着一
环,又密又细。
“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
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哪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他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
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
“
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一点也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
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跟前。孔雀却对蜘蛛说:“听你那介绍——这光荣的奖状
应当属于蚕。”
1.文中“一丝不苟”这个词语用来形容蚕()[单选题]
A.织茧速度快
B.织茧时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正确答案)
C.吐丝数量多
D.织出的茧子形状浑圆
2.关于蜘蛛织的网,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环套着一环
B.又密又细
C.非常结实
D.能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正确答案()
3.蚕把丝全送给人们织成彩绸,这表现了蚕()[单选题]
A.喜欢炫耀自己
B.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答案)
C.想要获得奖状
D.不知道如何使用丝
4.“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彩屏中选出一支最漂亮的羽毛做成奖状”,这句话运用的修
辞手法是()[单选题]
A.比喻正确答案()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5.孔雀把奖状给蚕的原因是()[单选题]
A.蚕织得比蜘蛛快
B.蚕织的茧子比蜘蛛网好看
C.蚕对人类的贡献更大正确答案()
D.蜘蛛太骄傲不适合得奖
(二)孟母三迁
(kē),“
孟子名叫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
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
……
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其他
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
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yī)咿唔(wú)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
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
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
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
……
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
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
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
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
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
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
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文中“情不自禁”的意思是()[单选题]
A.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正确答案()
B.自己控制住了情感
C.感情很平淡,没有波动
D.控制别人的情感
2.孟子的母亲两次搬家,原因分别是()[单选题]
A.第一次觉得城外太安静,第二次觉得城里太吵闹
B.第一次担心孟子学做送葬游戏没出息,第二次担心孟子学坏(正确答案)
C.第一次嫌城外生活不便,第二次嫌市场环境不好
D.第一次因为墓地风水不好,第二次因为市场物价太高
3.关于孟子在学堂旁的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看到学生鞠躬,自己也跟着鞠躬
B.模仿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
C.只在一旁观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