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B_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doc
文件大小:2.88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7千字
文档摘要

Unit2NewYearCelebrationsaroundtheWorld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二单元,主题为NewYearCelebrationsaroundtheWorld,是典型的跨文化阅读篇目。教材通过对比英国、美国、中国、埃及的新年习俗,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化中的共同价值(家庭、友谊、希望),契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化意识”目标——理解中外文化异同,增强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

2.文本特点

语言层面:包含“gather,countdown,reunion,symbol”等高频文化词汇,以及“Although...theyhaveonethingincommon”等复合句,适合训练阅读策略(信息提取、逻辑分析)。

文化层面:以“节日”为切入点,呈现文化多样性与共通性,为情感升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提供文本支撑。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特点

年龄特征:九年级学生(14-15岁)好奇心强,对互动游戏、虚拟现实等技术兴趣浓厚,但抽象文化概念理解需具象化支持。

英语水平:已掌握基本阅读策略(扫读、寻读),但口语输出时存在文化术语表达障碍。

学习需求:渴望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语言,反感机械记忆,适合通过“游戏化任务+实时反馈”提升参与感。

2.跨文化学习难点

情感共鸣:难以从“家庭团聚”升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借助动态可视化(如世界地图轨迹)搭建逻辑桥梁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技术支架支持)

借助VR视频等理解“gather,reunion,symbol”等核心词汇。

通过数字教材工具提取各国新年的时间、活动、文化意义,并用英语完成结构化输出(海报/思维导图),体现语言运用能力。

2.文化意识(技术可视化)

通过世界地图轨迹标注,感知“美美与共”的全球节日连接,培养国际视野。

3.学习能力(技术差异化)

VR视频集体观看、互动题全班参与既能面向全体;AI单词卡和电子词典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又能注重差异,促进自主学习。

4.思维品质(技术与活动驱动)

围绕春节申遗意义展开讨论,借助动态地图轨迹标注与文化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发展批判性思维。

在海报制作、小组展示及与AI智能体互动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春节文化及多元节日的理解,增强创新思维,培养文化表达的灵活性与独特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gather,reunion,symbol”等核心词汇,运用数字教材工具准确提取各国新年的时间、活动及文化意义,并用英语完成海报或思维导图形式的结构化输出。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新年庆祝活动的共性,借助AI词云图对比分析,体会春节申遗成功的世界意义,增强“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并归纳不同文化中新年庆祝活动所体现的共同价值(如家庭、希望、文化传承),理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突破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

借助动态地图轨迹标注、AI词云图等信息技术,将春节文化与全球节日连接相融合,实现从文化认知到“天下大同”情感认同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信息技术融合点

融合维度

技术工具链

教学创新价值

情境创设与文化感知

VR视频+申遗纪录片+AI智能体对话

将文化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场景,突破时空限制

语言学习与阅读策略

希沃互动游戏+蒙版擦除+分组竞争

用“任务闯关”替代机械练习,激活青少年学习动机

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支持

单词卡+英汉字典

实现“一人一策”,解决传统课堂中“一刀切”的弊端

思维训练与结构化输出

思维导图+词云图

外显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提取—逻辑归纳—文化升华”的认知路径

教学环节

Step1.Leadin(5min)

Onthebackgroundofhomepage,thevideoof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playtoguideattentiontothesefestivals.

(设计意图:通过希沃白板动图循环播放和观看中央电视台VR视频资源,多模态激活前认知,建立文化亲近感。)

PlayaVRvideoinwhichCCTVhostZouYunexplainsSpringFestival,guidingstudentstoobserveculturalsymbolsinthevideo.

(设计意图:V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