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概念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列举了两种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策略;跨文化交际
一、概念阐述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文化背景知识的概念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与该文化相关的知识、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2.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其次,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策略
(1)利用听力材料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教学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元素。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美国独立日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介绍美国的独立日习俗、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英国餐桌礼仪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国的餐桌礼仪,并与中国的餐桌礼仪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具体方法
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美国感恩节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展示感恩节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国的感恩节习俗。
2.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亲身体验文化差异。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英国人见面礼仪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英国人见面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英国人的见面礼仪。
3.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应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美国学校生活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论在美国学校生活中的文化差异。
二、问题现状与重要性分析
(一)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现状
1.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和渗透。这导致学生在听力理解上存在障碍,难以深入理解听力材料的深层含义。
2.听力材料的文化元素单一
目前,许多初中英语听力材料的文化元素较为单一,往往集中在节日、习俗等表面层面,缺乏对更深层次文化差异的探讨。这限制了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拓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在听力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实践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将文化背景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二)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1.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是听力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在考试和实际交流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人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打下基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丰富英语听力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发现英语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生活密切相关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教师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化差异。这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一些学校在听力教学设施、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3.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改革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文化背景知识渗透效果的关键。
三、构建策略与推进
(一)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