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
答案:C
2.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款B.拘役C.没收财产
答案:A
3.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不包括()
A.无民事行为能力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C
4.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严重社会危害性
答案:C
5.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
A.20B.22C.24
答案:B
6.以下哪种不是知识产权()
A.著作权B.姓名权C.商标权
答案:B
7.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年。
A.1B.2C.3
答案:C
8.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0B.15C.30
答案:C
9.下列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兄弟姐妹B.祖父母C.配偶
答案:C
10.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B.60C.90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停止侵害B.赔偿损失C.恢复原状D.消除影响
答案:ABCD
3.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
5.以下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A.重婚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C.未到法定婚龄D.受胁迫结婚
答案:ABC
6.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C.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定D.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使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答案:ABCD
7.法定继承人包括()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
答案:ABCD
8.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B.罚款C.暂扣许可证D.行政拘留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显失公平的合同
C.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D.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答案:ABCD
10.以下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对行政处罚不服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D.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2.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犯罪未遂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5.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6.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7.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8.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9.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0.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答案: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目的是防卫;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限度适当,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简述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答案: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当事人可按约定或依法律规定选择适用。
4.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案:具有从属法律性,须依据法律作出;具有一定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无需与相对人协商;效力先定性,一经作出即具效力;强制性,以强制力保障实施。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答案:重要性在于保护隐私、防止信息滥用致权益受损。措施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网络平台强化技术保护与内部管理;个人增强保护意识,谨慎提供信息。
2.讨论如何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