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开题报告》1600字.doc
文件大小:24.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2.09千字
文档摘要

NUMPAGES17PAGE4

论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论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课题,行政处罚从某种程度上与刑罚类似,存在对违法行为的错误认识。在行政处罚的实务中,违法的认识上的错误更是行为人申辩事由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长期以来在行政处罚中,是否应当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尚无定论,再加上“不懂法,不免责”法谚被广泛接受,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很少。在实践中,行政处罚机关通常不重视此类申辩事由,就像海市执法机关在事后的专门答复中表明,由于行为人勇于承认错误从而选择减轻处罚一样,却没有提及行为人在做不法行为时,没有不法意识这一主观情节,而在行政救济上,复议机关和法院也极少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处理。行政机关偶有“不懂法,不免责”的法理阐明原因或进行回复,但此案舆论已再度显示出来,所谓“不懂法,不免责”,有时会与一般公众的认知与感情严重背道而驰,刑罚领域也同样如此,行政处罚领域亦然。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站在第33条第2款行政处罚责任主义视角上,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不能敌对意识的象征,这代表可非难性非常低,或者为零,明显地影响着犯罪人是否承担行政责任及其大小,所以我国行政处罚领域应与刑罚领域相同,落实责任主义要求,承认犯罪人违法性认识错误是犯罪人承担行政责任的一个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考量行政处罚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特点,因行政法具有价值中立、变动不居、内容宽泛等政策属性,“不懂法,不免责”所蕴涵的知法推定很难确立;再者出现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行政机构同样是“难逃罪责”,混合过错应当一同担负责任。从责任主义、行政法政策属性和行政主体责任这三个方面均已说明,行政处罚应考虑行为人违法性认识上的错误因素。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尽管在我国行政法学中,关于行为人违法行为问题讨论很少,但是它并不是没有必要去研究,在德国,奥地利、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甚至还专门为此进行了立法。在处罚决定做出之前,当事人提出了自己有违法性认识错误这一申辩事由,通常行政机关会不进行答复这是极为不合适的,“不懂法,不免责”的法谚,并不一定是对违法行为认识错误问题进行处理时的一个最合理的答案。若进一步思考当事人违法性认识误区的形成,这里面也更涉及到行政主体方面的要素,比如,该案中很多评论都对立法不合理或者普法不到位提出了疑问,应当正确处理当事人违法认识上的错误,同时也是对行政手段的不断自查和反省、行政过程当中的实践机遇。行政处罚中当事人违法性认识错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特别是新行政处罚法树立责任主义立场之时,更应引起重视。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成果的应用价值

4.1研究内容

本次《行政处罚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在没有主观过错不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需要转变自己以往的立场,严肃对待违法性认识错误这一理解过失问题。文章着重探讨了违法性认识错误的概念、行政处罚的体系定位、“不可避免”避免三方面的问题。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2022年XX月到2022年XX月确定论文主题方向

2022年XX月到2022年XX月文献资料收集

2022年XX月到2022年XX月遇导师交流讨论,完善写作提纲

2022年XX月到2022年XX月论文撰写

2022年XX月到2022年XX月与导师交流,修改论文.

6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在**周完成名为《论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的8000字论文

7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1.大学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累积

2.网络,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3.对研究内容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桐.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证明困境及其出路[J].法商研究,2022,39(03):114-127.

[2]陈禹衡.法定犯认识错误的类型化区分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03):238-243+323.

[3]何金洋.经济刑法中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理论反思与规则重塑[J].西部法学评论,2022(02):33-47.

[4]舒登维.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司法判断研究[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02):132-144.

[5]张泽涛.行政犯违法性认识错误不可避免的司法认定及其处理[J].政法论坛,2022,40(01):179-191.

[6]李兰英,傅以.网络金融犯罪中违法性认识错误可避免的司法判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58(05):82-96+159.

[7]舒登维.违法性认识错误理论进路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23-32.

[8]朱虹.违法性认识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