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民法通则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1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3.06千字
文档摘要

民法通则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A.1年B.2年C.3年D.4年

2.下列行为中,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

A.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C.欺诈的民事行为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

A.实体权利B.胜诉权C.起诉权D.答辩权

4.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姓名权B.肖像权C.亲权D.名誉权

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

6.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自己B.被代理人C.第三人D.代理人和被代理人

7.下列不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A.租金B.利息C.苹果树上的苹果D.存款利息

8.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起转移。

A.财产交付时B.合同成立时C.合同生效时D.登记时

9.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

A.承担全部民事责任B.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C.不承担民事责任D.与受益人分担民事责任

10.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有()。

A.婚姻关系B.租赁关系C.税收关系D.监护关系

2.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4.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有()。

A.生命权B.健康权C.荣誉权D.隐私权

5.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6.法定代理终止的原因有()。

A.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B.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D.被代理人取消委托

7.下列属于债的发生原因的有()。

A.合同B.侵权行为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

8.下列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有()。

A.配偶B.父母C.子女D.兄弟姐妹

9.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

10.以下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D.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3.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行为一律无效。()

6.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7.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具有排他性。()

8.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9.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10.侵害他人名誉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答: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主体是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2.简述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答: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