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
课题
11.2犯罪与刑罚(含答案)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了解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2.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分类。
3.能够敢于与善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学习
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分类。
学习
难点
敢于并善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预
习
案
1.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利益、惩治的有力武器。
2.犯罪是具有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犯罪是应当受到的行为。
3.刑罚是指依法对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载,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和。
4.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更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行
课
案
1.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哪些类型?
4.面对犯罪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王某长期沉迷网络赌博,输光钱财后,心生邪念。一日深夜,他携带匕首潜入独居老人李某家中,意图抢劫财物。李某被惊醒后反抗,王某持匕首将其刺伤,抢走现金2000元及价值3000元的金项链一条后逃离现场。后王某被警方抓获。经鉴定,李某的伤情为轻伤二级。
(1)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请结合犯罪的构成要件说明理由。
(2)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王某可能会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请简要阐述相关刑罚类型及可能的量刑幅度。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张某与赵某是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张某为了搞垮赵某的生意,多次在网络上编造并散布赵某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等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赵某的客户纷纷要求解约,导致赵某的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濒临破产。经调查,张某的行为给赵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1)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请结合犯罪的特征进行分析。如果构成犯罪,属于哪种犯罪类型?
(2)从刑罚目的的角度,分析对张某适用刑罚的意义。
检
测
案
1.下列有关“罪”与“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②受刑罚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受刑罚
③犯罪一定是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④受刑罚一定是犯罪,违法不一定受刑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B.刑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C.所有的违法行为最终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D.刑法只对触犯法律的人起作用,对一般人没有任何作用
3.2025年5月,在某中学门口,张某持刀抢劫学生财物,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张某的行为()
A.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C.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D.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4.下列关于刑法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惩治犯罪②保障人民的所有利益③保护我们的财产权④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
A.违法情节是否严重B.是否违反法律
C.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D.是否触犯刑法
6.2025年2月,赵某因与邻居发生口角,将邻居打成重伤。赵某的行为()
A.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B.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属于民事纠纷,只需赔偿邻居医药费
D.不构成违法,因为是邻里之间的矛盾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A.某官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100万元
B.某大学生在宿舍内吸毒
C.某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被工商部门罚款
D.某人为了泄愤,故意纵火焚烧他人房屋
8.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