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档土墙混凝土裂缝得成因与防治措施
王强
某高层建筑檐口高度100、4米,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两层,地下室面积为55000㎡,地下室筏板面标高-9、9米,抗水板板面标高-11、9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2~-2、2米。主楼基础采用1、7米厚得筏板基础,其余为承台基础,地下室抗水板厚400mm,由后浇带划分为十六个区域。地下室承台和底板于2010年04月底开工,07月上旬顶板浇筑完成。地下室外墙设计厚度负二层400mm、负一层为300厚,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受上部主楼得地下室外墙为C40)。地下室从四月底至七月上旬按后浇带得划分区段得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分区得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得第十天拆开墙柱得侧模,结果发现地下层得剪力墙体出现多条裂缝,特别就就是大部分地下室挡土墙(部分内墙)与水平方向垂直相交得次梁作用处,有一条从梁底到基础顶得细裂缝,但未发现贯穿性裂缝。
上述裂缝得宽度一般在0、3mm以上,少部分在0、3mm以下,这些裂缝较有规律:比较竖直,两端尖细、中间宽,就就是在墙模板拆除时发现裂缝得,可以肯定她不就就是外荷载引起得裂缝(因为当时尚未上荷、挡墙外侧亦未回填土方以及整个梁板模板支架尚未拆除),经过初步分析,她应该就就是混凝土温度收缩时所引起得干缩裂缝。1墙体裂缝分析
1、1材料方面得分析
1、1、1掺合料得总掺量过多。该工程地下室墙体设计厚度为400mm,属大厚度混凝土墙体,为了降低水化热,在买不到矿渣水泥得情况下,现场砼搅拌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合了水泥用量得18%得粉煤灰和7%得磨细矿渣。按现有大体积砼施工规范,粉煤灰或矿粉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得15%,两者合掺时不得大于水泥用量得20%。从理论上讲,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水泥得水化热升温,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得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但本工程除了掺入粉煤灰之外,还掺入了磨细矿渣,掺合料得总掺量过多。掺合后得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大,但保持水分得能力较差,泌水性较大,使混凝土得干缩性增大。
1、1、2配置C35和C40混凝土得单方水泥用量过大。本工程得C40混凝土,在扣除取代掺合料后得水泥用量还需360Kg/m3。由于水泥用量多,导致混凝土多余水分增大。混凝土失水后,收缩也加大。
1、1、3混凝土用水量多。该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为150mm,掺水量达到了190Kg,水灰比超过了0、5,其结果也增大了混凝土得收缩,增大了墙体开裂得可能性。
1、1、4原材料温度过高。砂、石料场完全暴露在露天,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遮挡,加之就就是在夏季得高温时节施工,致使砂石入主机后搅拌出来得拌合物温度过高,增加了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得可能性。
1、2设计方面得分析
1、2、1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设计为Φ18200,水平筋为Φ16,位置在竖筋得内侧,地下室外墙外侧竖向钢筋保护层要求为40mm,内侧为20mm,这样从墙体外表面到抗收缩得水平筋得尺寸分别为66mm和46mm,此尺寸为地下层外墙体表面素混凝土得厚度,特别就就是地下室消防水池得墙体,其竖向钢筋保护层得厚度要求为50mm,即从墙体表面到抗开裂得水平筋素混凝土厚度达到76mm。造成墙体表面存在着一层厚厚得素混凝土。当混凝土浇注后,水化热在墙体内部和墙体表面由于散热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墙体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得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裂缝。裂缝一般就就是从表面向内部发展,而本工程地下室墙体钢筋保护层太厚,超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规定,又没有对保护层采取有效得防裂构造措施,客观上助长了表面收缩裂缝向墙体内部发展,本工程地下剪力墙得裂缝应该与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分不开。1、2、2墙体中水平筋直径和间距大。在一般情况下,对有防裂要求得结构,设计上对钢筋得选用就就是采用密和小得手法,本工程若采用Φ14100~150,防裂效果可能更好。
1、2、3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后浇带代替伸缩缝,其间距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要求。规定现浇式地下室墙类结构,室内或土中最大间距为30米,露天为20米。而本工程地下室后浇带得划分原则,只考虑设置在受力和变形最小得部位,即主楼与裙搂交接处。后浇带得间距超过表中得规定距离(很多地方间距达到了38米)。该工程地下室面积大,单层面积达到了27000㎡。需要等地下结构全部施工完毕,结构验收合格,外墙防水经试水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土方。
1、2、4水平方向得次梁直接作用在挡土墙上。根据观察,凡就就是梁直接作用在挡墙上得,梁底下竖向开裂占了绝大部分;而直接作用在柱上得梁底下,则基本上未发现有开裂得迹象。若就就是在次梁作用得挡墙部位增设构造暗柱,防裂效果可能会更明显。实践证明,在后续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