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砂石码头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PAGE2
-PAGE14-
一、序言
受常德市津市市交通局的委托,我司承担了新洲砂石码头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一)工程概况
拟新洲砂石码头工程位于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新洲国土所东侧附近水域。该项目由湖南省勘测设计院承担设计。
新洲砂石码头工程主要包括堆场、钢引桥、码头、港池及回旋水域等,各拟建物情况概述如下:
(1)堆场:1#堆场面积24618m2,2#堆场面积33416m2,设计标高为33.5m。
(2)钢引桥:钢引桥平面尺寸为6m×776m。
(3)码头:码头总长200m,码头面设计标高为34.0m。
(4)港池及回旋水域:拟建回旋水域长轴直径A=216m,短轴直径B=131m,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为24.9m。
本工程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
(二)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1、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主要是查明拟建堆场、钢引桥、码头、防洪大堤、港池及回旋水域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主要任务是:查明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各岩土层分层性质、分布规律、形成年代、成因类型;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形成原因;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并判断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分析对岸坡与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
2、钻孔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的钻孔由湖南省勘测设计院布置,共布置钻孔40个,其中堆场部分钻孔21个,钢引桥部分钻孔10个,码头等其它部分的钻孔9个。具体如下:
(1)堆场:布置钻孔21个(编号:ZK17~ZK37),钻孔间距约70m,钻孔深度要求稳定持力层5~8m。
(2)钢引桥:布置钻孔10个(编号:ZK7~ZK16),钻孔间距约72m,钻孔深度要求稳定持力层5~8m。
(3)码头:布置钻孔6个(编号:ZK1~ZK6),钻孔间距约80m,钻孔深度要求稳定持力层5~8m。
(4)港池及回旋水域:布置钻孔3个(编号:ZK38~ZK40),钻孔间距约40~60m,钻孔深度要求稳定持力层5~8m。
3、勘察要求
本工程勘察技术要求由湖南省勘测设计院提出,详见“工程勘察技术要求”(附本报告后)。
(三)勘察执行标准
1、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规范标准:
(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6)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T50585-2010);
(7)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8)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
(9)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
(11)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2)行业标准《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T319-99);
(13)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2012);
(14)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四)勘察方法及手段
本次勘察采用钻探、现场标贯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收集资料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其中:
1、钻探:采用在平板船上搭建XY-100型钻机作业平台抛锚定位进行钻探。本次勘察共投入钻探作业设备4台套。钻探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结合采用套管跟进或泥浆护壁、重锤击进或回转钻进等多种工艺和方法揭露岩土体。技术人员及时跟班进行回次记录、岩土描述以及分层等地质编录工作。
2、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的标贯试验设备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先贯入15cm,后再贯入30cm,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击数;当击数达到50击,贯入不到30cm,则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在30cm内标贯击数大于50击时停止击打,记下实际贯入深度。试验结束后仔细察看贯入器内土的状态,验证所计击数的可靠性。标贯击数不作杆长修正。全、强风化岩的强度评价和判别主要依标贯试验击数进行。
3、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