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组立安全技术交底
一、技术交底部分
1.施工准备阶段
1.1.1施工前需对铁塔基础进行验收,基础的强度、尺寸、根开、对角线等参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基础表面应平整,无裂缝、蜂窝、露筋等缺陷。
1.1.2依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铁塔组立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组立方法、施工顺序、人员及机械配置等内容,并经审批后严格执行。
1.1.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铁塔组立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培训后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
1.1.4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满足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对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应提前进行清理。
1.1.5铁塔构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构件变形、镀锌层损坏。构件运至现场后,需进行清点和检查,核对构件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对不合格的构件应及时进行处理。
1.1.6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工器具,如起重机、抱杆、钢丝绳、滑车、链条葫芦等,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工器具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1.1.7测量放线应准确,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础上标定铁塔的中心桩、辅助桩和方向桩,作为铁塔组立的依据。
2.铁塔组立方法及技术要求
1.2.1整体组立
1.2.1.1采用整体组立铁塔时,应根据铁塔的结构形式、高度和重量,合理选择起重机的型号和性能参数,确保起重机的起吊能力满足要求。
1.2.1.2整体组立前,应对铁塔的组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各构件连接应牢固,螺栓应拧紧,扭矩符合设计要求。
1.2.1.3起吊过程中,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防止铁塔在起吊过程中发生晃动和倾斜。同时,应控制起吊速度,保持平稳。
1.2.1.4铁塔就位时,应缓慢下落,使铁塔准确就位在基础上,然后进行找正和固定。
1.2.2分解组立-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
1.2.2.1抱杆的选型应根据铁塔的结构和重量确定,抱杆的高度和承载能力应满足组立要求。抱杆的组装应牢固,各连接部位应可靠。
1.2.2.2外拉线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的长度、角度和张力应调整合适,确保抱杆的稳定性。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不宜大于45°。
1.2.2.3起吊滑车应安装牢固,其规格和承载能力应与起吊构件的重量相匹配。起吊钢丝绳的规格和长度应根据起吊构件的重量和起吊高度确定,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
1.2.2.4起吊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起吊速度和高度,保持构件平稳上升。当构件接近就位位置时,应缓慢下落,准确就位。
1.2.3分解组立-落地式摇臂抱杆组立
1.2.3.1落地式摇臂抱杆的基础应坚实、平整,基础的承载能力应满足抱杆的受力要求。抱杆的安装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抱杆高度的1/1000。
1.2.3.2摇臂的安装和调试应符合设计要求,摇臂的旋转应灵活,各连接部位应牢固。起吊系统的安装应正确,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应协调。
1.2.3.3在起吊过程中,应根据构件的重量和位置,合理调整摇臂的角度和起吊力,确保抱杆的稳定性和构件的安全起吊。
1.2.3.4构件就位后,应及时进行连接和固定,螺栓应拧紧,扭矩符合设计要求。
3.构件连接与紧固
1.3.1铁塔构件的连接应采用设计规定的螺栓,螺栓的规格、型号和材质应符合要求。螺栓应无裂纹、砂眼、锌皮剥落等缺陷。
1.3.2螺栓连接时,应使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栓的拧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同规格的螺栓应使用相应规格的扭矩扳手进行紧固。
1.3.3螺栓穿入方向应符合规范要求,水平方向的螺栓应从外向内穿,垂直方向的螺栓应由下向上穿。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3.4螺栓拧紧后,螺杆应露出螺母2-3扣,对于双螺母,螺杆可与螺母平齐。
1.3.5铁塔组立过程中,对因构件变形、螺栓孔错位等原因无法正常安装的螺栓,不得采用强行敲打、扩孔等方法进行处理,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解决。
1.3.6对于重要部位的连接螺栓,如铁塔的节点、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等,应进行复查,确保螺栓连接牢固可靠。
1.3.7铁塔组立完成后,应对所有螺栓进行全面检查和复紧,防止螺栓松动。
4.质量检验与控制
1.4.1铁塔组立过程中,应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4.2铁塔组立完成后,应检查铁塔的垂直度,铁塔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高的3‰。
1.4.3检查铁塔的根开和对角线尺寸,其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开偏差不应超过±0.5%,对角线偏差不应超过±1%。
1.4.4检查构件的连接质量,螺栓应拧紧,扭矩符合要求,无松动、缺件等现象。
1.4.5对铁塔的镀锌层进行检查,镀锌层应完整,无剥落、漏镀等缺陷。对于局部镀锌层损坏的部位,应进行补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