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docx
文件大小:20.7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8.28千字
文档摘要

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技术交底

1.1施工准备阶段

1.1.1图纸会审与技术复核: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利用BIM技术对管网图纸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碰撞检测优化管线交叉位置,避免施工冲突。仔细复核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点与现场实际的匹配度,确保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1.1.2场地勘察深化:采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空洞探测,针对复杂地质区域,如软土、流沙层等,实施微钻取样,并结合GIS系统建立动态地质数据库,为施工方案调整提供准确依据。

1.1.3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现场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作业方案中引入组合式可调节钢支撑体系,通过液压监测系统实时调整支撑压力,保证边坡稳定系数≥1.3。

1.1.4材料设备选型:管材优先选用HDPE双壁波纹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环保材料。HDPE管材需符合GB/T13663.2-2018标准,压力测试值应达到设计压力的1.5倍。同时,配备先进的管道焊接、检测设备。

1.1.5测量放线作业:运用GNSSRTK定位技术配合全站仪进行高精度放线,每隔50m设置永久性控制桩。高程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标准,闭合差控制在±√L(L为测段长度,km)。

1.1.6临时设施搭建:合理规划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区、加工区等。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临时排水系统要与市政管网有效衔接,避免积水。

1.1.7技术培训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内容涵盖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

1.1.8材料进场检验:采用二维码溯源技术,对管材管件的生产批次、力学性能、卫生指标等进行全流程追踪,建立电子档案。严格检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复验。

1.1.9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运用Project等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动态调整。明确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各工序衔接。

1.1.10季节性施工措施:针对雨季、冬季等特殊季节,制定专项施工措施。雨季做好基坑排水、边坡防护;冬季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1.2土方工程

1.2.1基坑支护设计:对于深度>5m的基坑,采用SMW工法桩+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在支护结构中埋设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桩体位移,预警值设为30mm。

1.2.2土方开挖方案:实施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厚度≤2m,机械开挖预留20-30cm人工清底,防止扰动原土。采用无人机定期巡查开挖面,生成三维点云模型进行变形分析。

1.2.3降水排水施工:采用真空井点降水与集水井明排结合方式,降水深度应低于基坑底0.5-1.0m。设置自动水位监测系统,水位超过警戒值时自动启动备用排水泵。

1.2.4基底处理技术:对软弱地基采用C20混凝土换填,压实度≥95%;遇地下水丰富区域,铺设透水碎石层+土工布反滤层,防止基底隆起。

1.2.5边坡监测管理:安排专人对基坑边坡进行每日巡查,监测内容包括边坡位移、裂缝发展等。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1.2.6土方运输管理: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运输车辆,防止土方洒落。运输路线要提前规划,避开交通繁忙路段,做好车辆冲洗,避免污染道路。

1.2.7回填土施工: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回填。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压实,每层厚度≤30cm,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

1.2.8支撑拆除作业:基坑支撑拆除应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拆除过程中遵循“先换撑、后拆除”原则,确保施工安全。

1.2.9邻近建筑物保护:对基坑周边邻近建筑物进行沉降、倾斜监测。必要时采取地基加固、隔离桩等保护措施。

1.2.10特殊地质处理:遇到流砂、溶洞等特殊地质情况,立即停止开挖,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可采用注浆加固、钢套筒护壁等技术措施。

1.3管道安装工程

1.3.1管道基础施工:根据管材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混凝土基础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高程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1.3.2管道连接工艺:HDPE管道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连接前应清理接口表面,保证连接质量。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圈接口,接口间隙应均匀。

1.3.3管道铺设要求:管道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避免出现倒坡现象。管道中心线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高程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1.3.4检查井施工:检查井砌筑应灰缝饱满,井壁垂直。井内流槽应平顺,高度与主管顶平齐。井盖安装应平稳,开启灵活。

1.3.5管道防腐处理:金属管道采用内外防腐处理,内壁采用水泥砂浆衬里,外壁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防腐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6管道闭水试验: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试验水头应高于上游管内顶2m,渗水量应符合G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