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技术交底内容
1.1施工准备
1.1.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对低高层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纸进行详细会审,重点关注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区域的管道综合排布,明确室内给水、排水、中水系统与室外管网的衔接位置。
深入学习《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掌握管道坡度、支吊架间距、防水套管设置等强制性条文要求。
根据建筑结构特点,编制管道穿越楼板、剪力墙、防火墙的专项施工方案,明确预留预埋的尺寸、标高及固定方式。
针对不同管材特性(如PP-R、UPVC、镀锌钢管),制定对应的连接工艺标准,绘制管道连接节点详图,包括热熔连接温度控制、电熔连接时间参数等。
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将设计变更、材料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
1.1.2材料准备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采用食品级PP-R管,管径DN≤63mm采用热熔连接,管径>63mm采用电熔连接,进场时检查卫生许可批件及检测报告。
排水管道选用螺旋消音UPVC管,壁厚需符合GB/T5836.1标准,重点检查管材内外壁光滑度及承插口尺寸精度。
中水系统管材采用内壁衬塑的热镀锌钢管,管件与管材配套,进场时抽检防腐层完整性及管件丝扣质量。
卫生洁具(坐便器、洗脸盆、淋浴器等)应符合节水型产品标准,到货后进行外观检查及盛水试验,确保无渗漏。
阀门采购前进行抽样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给水阀门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排水阀门试验压力为0.6MPa。
1.1.3机具准备
配备电动套丝机、热熔焊机、电熔焊机、液压弯管机等专业设备,施工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安全防护装置。
准备激光水平仪、电子坡度仪、超声波测厚仪等测量工具,确保管道安装坡度、垂直度、壁厚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配置管道试压泵、打压表、试压堵头,压力计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5-2倍,且精度不低于1.6级。
准备管道疏通机、通球(直径为排水管道内径的2/3)、灌水胶囊等检测工具,用于管道通球试验和闭水试验。
1.2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1.2.1管道安装
给水立管安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3mm/m以内,每层设置1个固定支架,支架与管道间加设橡胶隔振垫。
穿越楼板的给水管道设置钢套管,套管内径比管道大2号,顶部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与楼板底面平齐,套管与管道间填充防火防水密封胶。
PP-R管道热熔连接时,管材和管件加热时间控制在5-8秒,承插深度需达到标准要求,冷却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给水横管安装坡度为0.002-0.005,坡向泄水装置,水平管道支吊架间距:DN≤50mm时不超过0.8m,DN>50mm时不超过1.2m。
1.2.2附件安装
水表安装位置便于检修和读数,表前与阀门距离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水表外壳箭头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减压阀安装前进行调试,使阀后压力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注意水流方向,阀组前后设置压力表和旁通管。
水龙头安装时加设橡胶密封垫,固定螺栓拧紧力度均匀,避免损坏洁具表面。
管道末端设置自动排气阀,排气阀安装高度不低于0.3m,且需设置在便于检修位置。
1.3室内排水系统安装
1.3.1管道安装
排水立管采用消音螺旋UPVC管,每层设置伸缩节,伸缩节间距不超过4m,立管底部设置混凝土支墩。
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采用45°斜三通或顺水三通,横管坡度不小于0.026,支吊架间距不超过2m。
厨房排水支管安装时,避免与燃气管道交叉,与灶台边缘距离不小于0.3m。
卫生间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灌水试验,满水15分钟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分钟,液面不降、管道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3.2地漏与存水弯安装
地漏安装低于地面5-10mm,周边用防水砂浆封堵,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确保防臭效果。
存水弯采用P型或S型,材质与排水管道一致,安装时保证排水顺畅,无堵塞隐患。
洗衣机专用地漏设置在洗衣机排水口附近,地漏盖具有防止溢水和防鼠功能。
1.4卫生洁具安装
1.4.1坐便器安装
安装前检查排水预留口位置、标高,清理管口杂物,坐便器排污口与预留管口中心对齐。
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坐便器,底部密封使用防霉硅酮胶,严禁使用水泥砂浆封堵。
水箱配件安装牢固,排水阀启闭灵活,水位控制准确,水箱与坐便器连接密封良好。
1.4.2洗脸盆安装
台上盆安装时,台面开孔尺寸与盆体匹配,盆体与台面间用密封胶密封。
台下盆通过支架固定,支架安装牢固,盆体与台面缝隙用防霉密封胶填充。
水龙头安装时,冷热水管接口左热右冷,接口处缠绕生料带,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
1.4.3淋浴器安装
暗装淋浴混水阀中心间距为150mm,误差不超过5mm,冷热出水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