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系统
;建筑通风系统;通风的定义;通风;如果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孔洞由于热压和风压造成压力差,则压力较高一侧的空气必定会通过窗孔流到压力较低的一侧。
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者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一种通风方式。前者称为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后者称为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不需要专设的动力。
;1、定义:依靠通风机产生的动力来迫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2、优点:可组织室内气流,可对进排风进行各种处理,可调节通风量和稳定通风效果。;3、缺点:消耗电能,占用
空间,工程设备费和维护
费较大,安装管理较为复杂。
4、分类: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轴流式风机,在叶轮直径、转速相同的情况下,风压比离心式低,噪声比离心式高,主要用于系统阻力小的通风系统;主要优点是体积小、安装简便,可以直接装设在墙上或管道内。;离心式风机,风机压头高,噪声小,其中采用机翼形叶片的后弯式风机是一种低噪声高效风机。;2.1.1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如果建筑物的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空气就会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产生流动,窗孔两侧空气的压力差,即:
要实现自然通风,窗孔两侧空气必须存在压力差,它是影响自然通风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由于建筑物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产生了空气密度的差别,于是形成压力差,驱使室内外的空气流动。室内温度高的空气比重小而上升,并从建筑物上部风口排出,这时会在低密度空气原来的地方形成负压区,于是,室外温度比较低而比重大的新鲜空气从建筑物的底部被吸入,从而室内外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沿回路“1→2→3→4→1”进行流动。;热源;(2)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当风吹过建筑物时,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迎风面气流受阻,静压增高;侧风面和背风面将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这样便在迎风面与背风面形成压力差,室内外的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2.1自然通风;一般来说,热压作用的变化较小,风压作用的变化较大。;§2.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2.1自然通风;§2.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主要功能:
通风降温(除湿),以改善室内热环境(热舒适)状态;通风换气,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状态(如增加新风,排除各种有害气体等)。
自然通风不需要专设的动力,其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某些有大量的余热的热车间,用自然通风的方法消除余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如炼钢、铸造、锻造等热车间,消除余热所需要的空气量很大,装设挡风天窗等设备后,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达到50~300次/时,如果这些风量用风机来输送,要消耗几十至几百千瓦的电。;1.自然通风系统的应用;2.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3.自然通风系统应用的限制性条件
(1)室内得热量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的前提是室外空气温度比室内低,通过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将室外风引人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很显然,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通风降温的效果越好。
建筑得热量越大,通过降温达到室内舒适要求的可能性越小。
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其室内的得热量最好不要超过40W/m2。
;(2)建筑环境的限制。
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其建筑外的噪声不应该超过70dB;尤其在窗户开启的时候,应该保证室内周边地带的噪声不超过55dB。同时,自然通风进风口的室外空气质量应该满足有关卫生要求。
(3)建筑条件的限制。(见下表2-1)
(4)室外空气湿度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对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效果明显,但对调节或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效果甚微。因此,自然通风措施一般不能在非常潮湿的地区使用。
;表2-1使用自然通风时的建筑条件
;表2-1使用自然通风时的建筑条件
;定义:局部通风就是利用局部气流,使局部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1.送风
向房间内送入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
2.排风
将房间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排出或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2.2局部通风;局部排风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局部排风罩
(2)风管
(3)净化设备
(4)风机
(5)排风口
局部排风系统一般用在产生大量余热、余湿的局部地点或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建筑物内,如果采用全面通风方式,反而使污染物在室内扩散;当污染物发生量大时,局部排风系统所需的稀释通风量则过大,甚至难以实现。;局部排风是直接从污染源处排除污染物的一种局部通风方式;1.定义
局部送风就是把新鲜空气经过净化、冷却或加热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