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交通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阻力及水力计算;空调风系统;空调风系统是由风机、风道、风口、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消声器、风机减震器等配件组成的系统。
风系统设计的合适与否,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造价、运行的经济性和效果。
空调风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布置合理的管线;确定风管的形状及各段界面的尺寸;并计算系统的阻力,选择合适的风机,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2.1风管内的阻力及水力计算;两个概念:
风道的水力半径:Rs=F/P
F——管道中充满流体部分的横断面积,m2;
P——湿周,在通风系统中即为风管周长,m。
比摩阻: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系数与空气在风管内的流动状态和风管管壁的粗糙度有关。在空调系统中,风管中空气的流动状态大多属于紊流光滑区到粗糙之间的过渡区。
Re——雷诺数
k——分管内壁粗糙度
;实际液体由于存在粘滞性而具有的两种流动形态。液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运动,彼此不相混掺的形态称为层流。液体质点作不规则运动、互相混掺、轨迹曲折混乱的形态叫做紊流(湍流,乱流)。
它们传递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方式不同:层流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紊流主要通过质点间的混掺。紊流的传递速率远大于层流。
Re2300(下临界雷诺数):层流
2300Re4000:不稳定的过渡区
Re4000(上临界雷诺数):紊流
;对于圆形风管:Rs=F/P=D/4
则其沿程损失和比摩阻分别为:;2.矩形风管的沿程损失;(1)流速当量直径Dv;(2)流量当量直径DL;(3)摩擦阻力的影响因素;减少风管系统的摩擦阻力
1.尽量采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制作风管;
2.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降低风管内的风速;
3.及时做风管内的清扫,以减小壁面粗糙度。;二、局部阻力;3、减小局部阻力的措施;(3)三通;三、总阻力损失;风管内的压力分布;风管内的压力分布;风管的水力计算;二、水力计算步骤;二、水力计算步骤;§2.2风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2.2风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2.2风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圆形风管;§2.2风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空气经过孔口或喷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称为射流。
根据射流是否受周界表面的限制和与周围流体的温度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1)送风口的形式:
送风口也称空气分布器。送风口按送出气流流动状况分为:
(1)扩散型风口
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作用,送风温差衰减慢,射程短,如盘式散流器、片式散流器等。
(2)轴向型风口
诱导室内空气作用小,空气温度、速度衰减慢,射程远,如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喷口等。
(3)孔板送风口
是在平板上布满小孔的送风口,速度分布均匀,衰减快,用于洁净室或恒温室等空调精度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中。;§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散流器
散流器是装在顶棚上的一种由上而下送风的风口,射流表面星辐射状流动。散流器外形有圆形、方形和矩形;按气流扩散方向有单向的和多向的;按气流流型可分为垂直下送和平送贴附散流器。;(3)孔板送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为送风静压箱(或另外安装前压箱),空气在前内静压作用下通过在金属板上开设的大量孔径4~10mm的小孔,大面积地向室内送风的方式。;;§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2.4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图9-36各种消声减振的辅助措施
a)风管吊卡的减振方法b)水管的减振支架c)风道穿墙减振方法;
d)悬挂风机的消声减振方法e)防止风道噪声从吊平顶向下扩散的隔声方法
1-减振吊卡2-软接头3-吸声材料4-减振制作5-包裹弹性材料6-玻璃纤维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