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全自动运行系统架构
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站台门系统称为全自动运行的五大核心系统,各系统相较于传统线路在系统架构、功能接口、设备配置方面均有所增强。
信号系统在控制中心增设车辆调度和乘客调度,用于实现车辆和乘客的相关监视、控制功能;设置备用控制中心,实现对控制中心的冗余备份;场段增设地面ATP/ATO设备,设置人员防护开关(SPKS)、休眠唤醒应答器等;正线车站增设站台门开/关门按钮、清客确认按钮及SPKS开关等。
车辆系统是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载体,由于全自动运行列车一般不配置司机,因此需要高可靠性、高可用性车辆系统的支撑。全自动运行系统中,车辆司机室一般设置为开放式驾驶室,增加障碍物及脱轨检测装置、休眠唤醒功能、车辆关键设备冗余等。
综合监控通过集成和互联的方式,将各分散孤立的设备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和软件平台,实现对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综合监控系统在全自动运行线路中可单独设置,也可与信号ATS子系统集成,构建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信系统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中需为调度人员提供车辆现场图像、故障信息以及相关联动指令的传输通道。由于在全自动运行中,车上不设置司机/乘务员,乘客遇到紧急情况需直接与中心调度人员联系,因此主要涉及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视频监视、广播、乘客信息子系统等。
站台门系统除了常规线路具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与车门的对位隔离、站台门/车门间隙探测等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在设备配置方面,增加与信号系统的网络接口,实现对位隔离信息互传;同时还增加间隙探测设备等。
第二节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唤醒和休眠
(一)唤醒每天早上投入运营前,OCC会根据运行时刻表提前对即将投入运营的车辆进行高、低压上电,并进行唤醒操作;车载收到唤醒命令后,车辆和车载控制器(VOBC)首先进行上电自检操作,车辆将通过列车监控管理系统(TCMS)将车辆自检结果发送给VOBC,VOBC会将自身的自检结果和车辆的自检结果汇总报告给OCC。
如果自检成功,列车满足静、动态测试条件,VOBC向轨旁区域控制器(ZC)申请列车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授权,获得授权后,由VOBC发起、车辆配合,进行列车静、动态测试。如果测试成功,VOBC将向OCC汇报唤醒成功;如果自检失败或不满足测试条件,将不进行列车静、动态测试,则列车唤醒失败。
如果列车静态或动态测试过程中,某一项测试失败,均将中止执行下一步,并向OCC汇报列车唤醒失败。如果列车唤醒失败,则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具体唤醒流程如图2-2所示。
二)休眠列车退出正线运行,返回停车库或正线存车线,OCC会根据VOBC实时发送的当前列车状态,判断列车是否具备休眠条件,自动或人工向VOBC发送休眠命令;VOBC收到命令后,通过与车辆TCMS进行交互,最后将休眠结果反馈给OCC。
同时,司机也可以按压休眠按钮人工进行休眠。当TCMS和VOBC采集到休眠按钮被按压后,将分别执行休眠操作,并将休眠结果反馈给OCC。
以下情况VOBC、TCMS不应该执行休眠操作:①钥匙有效时,应先提示关闭钥匙,钥匙关闭前不执行休眠;②VOBC判断自身发生重大故障时,将不能给出休眠允许;③车辆通过TCMS向VOBC汇报车辆存在重大故障时,将不能给出休眠允许。
二、站台区域控制
(一)停站控制列车以无人驾驶模式满足进站条件后,进行对标停车控制:①如果自动停在停车窗内,VOBC向OCC汇报停稳信息;②如果欠标超过5m时,VOBC向OCC报警,并继续运行进行对标停车;
③如果欠标或冲标未超过5m,VOBC向OCC汇报未停稳信息,并以向前或向后跳跃方式进行对标调整,向前或向后可多次进行跳跃动作;④如果冲标超过5m时,VOBC直接越过本站运行至下一站,向OCC报警,并通过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向列车乘客进行广播。
(二)车门和站台门控制
如果列车有个别车门有故障现象,车辆TCMS会将故障信息报告给VOBC;VOBC将车门状态信息发送给与之通信的计算机联锁(CBI)系统,同时汇报给OCC;CBI系统将信息发送给对应站台的站台门系统,然后站台门系统将对应的站台门进行对位隔离,列车停站开关门时,故障的车门和对应站台门将不参与开关门动作。
如果某个站台有个别站台门有故障现象,站台门系统会将故障信息发送给CBI系统;CBI系统将站台门信息发送给即将进站的VOBC,同时汇报给OCC;VOBC会将站台门信息发送给车辆TCMS,然后车辆TCMS将对应的车门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