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轴测投影2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正等测轴测图
★斜二测轴测图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图a是用正投影方法在三个投影面上绘制的三面正投影图。其绘图简单且度量性好,但立体感不强,是各种工程图样的主要形式。图b是用平行投影法在一个投影面上绘制的轴测投影,又称轴测图,俗称立体图。其立体感强,但度量性差。所以在工程上,让其作为各种工程图样的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认识物体的三维形象。1.轴测投影的形成:将形体连同确定其空间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S),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称为轴测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叫做轴测投影,又称轴测图。2.轴测图的分类: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正轴测图——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垂直,即用正投影法。斜轴测图——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倾斜,即用斜投影法。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正等测使物体的三根坐标轴OX、OY、OZ与轴测投影面之间的倾角相等,用正投影法向轴测投影面作投射,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轴间角:∠X1O1Y1=∠X1O1Z1=∠Z1O1Y1=120°轴向伸缩系数:p1=q1=r1=0.82≈13.常用轴测图:使物体的XOZ坐标面平行于轴测投影面(正面V),用斜投影法向轴测投影面作投射,得到斜二等测轴测图,简称斜二测。轴间角:∠X1O1Z1=90°,∠X1O1Y1=∠Z1O1Y1=135°轴向伸缩系数:p1=r1=1,q1=0.5斜二测常用轴测图:★正等测轴测图绘制正等测规律方法1.垂直线:2.平行线和倾斜线:借助于垂直线段,确定端点与一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定出端点→连线3.点:借助于垂直线段,确定该点与一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定出该点。4.平行两直线:空间平行→轴测图平行。5.平行圆:画两条中心线(垂直线)→定四个半径点→画外切正方形→定四点圆心→画四段圆弧。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11130°30°画轴测图时,物体上凡是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段(垂直线段),就可沿轴向进行测量和作图。所谓“轴测”就是“沿轴向测量”的意思。为方便画轴测图,将坐标轴设置成垂直线位置:OX——侧垂线;OY——正垂线;OZ——铅垂线。abcdefa′b′c′d′(e′)(f′)ABCDEF画轴测图时,尽量不画虚线!除非轴测图无立体感或缺少立体感。例6-1作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例求两平面立体之间的交线。1.画顶面正六边形2.画棱线3.画底面正六边形1.确定坐标轴X’XO’OYZ’X1Z1Y1O12.画轴测轴3.画正六棱柱体说明:为作图简单,可省略坐标轴与轴测轴,按垂直线段作图例6-2作形体的正等测轴测图例求两平面立体之间的交线。1.确定坐标轴X’XO’OYYOZ’Z2.画轴测轴X1Z1Y1O13.画形体1)画基本体2)画缺口2)补画应有轮廓线说明:为作图简单,可省略坐标轴与轴测轴,按垂直线段作图画圆柱体的正等测轴测图5.平行圆:画两中心线(垂直线)→定四半径点→画外切正方形→定四点圆心→画四段圆弧例求两平面立体之间的交线。转向素线平行于坐标面(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XYZ对平行圆:也可近似画法三种不同摆放位置圆柱的正等测轴测图45°1.画基本体;2.画切口;3.补画应有轮廓线。作带切口圆柱体的正等测轴测图例求两平面立体之间的交线。图6-11例6-3画涵洞口的正等测轴测图例求两平面立体之间的交线。1.画基础-长方体2.画端墙-四棱柱3.画涵身-圆筒4.加深轮廓线★斜二测轴测图绘制斜二测规律方法1.垂直线:2.平行线和倾斜线:借助于垂直线段,确定端点与一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定出端点→连线3.点:借助于垂直线段,确定该点与一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定出该点。4.平行两直线:空间平行→轴测图平行5.平行圆:正平圆——圆水平圆——外切正方形→内切椭圆侧平圆——外切正方形→内切椭圆铅垂线正垂线侧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