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管件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这个行业的上游石油化工厂商基本不涉足下游塑料管材的生产,而且化工产品树脂塑料行业处于相对较为集中的行业,尤其高端高分子树脂更为垄断,甚至大部分高端树脂都需要进口,这个行业有个特殊之处,原材料的成本占比70%以上,而且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部分受原材料的质量和品种限制。某种程度上说,相对上游化厂商即使不处于弱势地位,也不会处于客户是上帝的行业。跟上游的合作关系相当重要,尤其中高端的PE、PP、PB产品。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低,目前主要靠营销制胜。竞争激烈。市场地位相差悬殊,大的、优秀的厂家毛利和销售净利率都很高,其中相当部分处于亏损的边缘。市场规模和市场的潜力大,主要还看各家厂商的经营管理能力。
一、现状
1.产量持续增加,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主要应用领域变化不大
建筑及市政给排水和农村安全饮水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用途,其中建场筑用塑料管道约占塑料管道总量的一半,其他领域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提角造高。最近的市场走势表明,建筑用塑料管道市场需求趋稳甚至有所下降,市企政建设以及特殊用途管道的应用比例进一步增加。
3.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带动技术水平提升
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近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技术进步步伐加快,由于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新产品的研发,关注生产效率、节能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竞争压力较小的产品,希望通过减少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促使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骨干企业加快市场布局调整
近年一些大企业加快了异地布点建厂和兼并企业的步伐以往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象逐步减少。中西部等近年市场开发较迟的地区逐渐成为行业新的角逐区域。相对而言,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新进入塑料管道行业的企业数量下降,但另一方面新上企业的实力一般较强,更追求经济规模和质量水平。
所有这些,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加快了行业洗牌速度,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小,部分小企业发展较缓慢,甚至有的小企业已经停产或转产。
5.最终用户对品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
随着塑料管道产品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的曝光及市场的逐步规范,一些用户尤其是大工程用户也越来越关注塑料管道的产品质量,注重品牌的筛选。有的工程开始指定标准,指定树脂牌号,以及要求进行工地抽检、工程专用标记。
二、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困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的企业用不合格原料以及过量添加填充料等方式降低成本,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企业迎合市场不正当需求,生产的产品执行不同的标准水平,因而造成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败坏了行业的信誉。在一些地域,假冒伪劣产品集中泛滥。
除了造假企业道德水平、质量意识、诚信观念低下外,造成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不规范。由于相关部门对市场流通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有限,有的购买者并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有的招标投标项目存在低于成本价格中标现象,更助长了低质量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应用。
2.生产能力供大于求,加剧了行业竞争
目前塑料管道年生产能力很强,行业已经面临着产能持续供大于求的问题。尽管部分生产能力是阶段性的,但总体设备的利用率偏低,更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大企业异地布点建厂中多数是购买设备新增能力,加上新上企业的能力增加,使原本过剩的能更加无法释放。
3.原材料仍然影响行业的发展
尽管近年国内树脂行业有较大进步。尤其聚氯乙烯树脂进步明显。但一些品种树脂依然存在着规格、数量的不足,有的品种质量尚不十分稳定,有牌号需大量依靠进口。因而管道制品进一步提高性能受到制约,有的领域下游用户也担心国产原料的质量保障问题。由于有的牌号供求关系不匹配,市场价格存在波动。
4.产品创新方面存在误区
由于市场上类似的通用产品及中低档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促使很多企业通过引进、仿冒来进行产品的表面创新,不愿以过多科技投入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不重视现有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配套水平的真正提高,尤其忽视观念的创新。甚至还有的企业通过所谓的技术创新来达到减少成本、降低水平的目的。
5.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塑料管道标准化工作目前还存在产品标准覆盖不全,有的产品标准水平相对不高,一些标准制定、修订速度过慢,原料、工程技术等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还不配套,标准宣贯工作过慢和宣贯面过小,尤其是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塑料管道产品的生产和合理的设计、使用。
三、行业发展建议
1.产品发展建议
根据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现状与产品特点,建议紧跟市场走向,满足用户需求,完善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配套,研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在以PVC、PE、PP管道为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加大改性、复合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