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工程设计案例综述》4900字.docx
文件大小:33.5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5.74千字
文档摘要

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工程设计案例

目录

TOC\o1-3\h\u30028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工程设计案例 1

152971.1施工准备 1

217491.2施工步骤 2

156961.3灌注桩施工工艺 2

151751.4桩承台施工工艺 5

254671.5质量保证措施 6

284231.6验收标准 7

165381.7安全保证措施 7

本工程基础为桩基础+桩承台。桩基础的工程为2255.82m3,桩承台的工程量为166.11m3,垫层的工程量为15.77m3。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周围环境和居民区的缘故,现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灌注桩桩长27m,直径1200mm,共有76根桩。混凝土强度分别为:灌注桩C30,桩承台C30,垫层C20。垫层扩处桩承台100mm。

1.1施工准备

1.1.1在填筑桩基平台开始彻底施工之前,施工前杂工应将桩基的所有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收集清理,如一至多处硬性垃圾随地堆放,换填软性泥土,平整并使用压实后的软土填筑桩基平台等。

1.1.2确保所用的混凝土、钢筋符合设计的要求,且规格和质量符合标准。对于施工设备,应检查其完好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1.1.3对于泥浆池、钢筋笼,及其他施工设备和机械存放区域要做出一个科学详尽的规划,对于排浆管道、电力线路、交通载具等设备的进出现场所都要做好综合规划。

1.1.4劳动力准备,见下表6.5

工种

数量(单位:人)

钢筋工

40

混凝土工

21

木工

17

杂工

3

表6.5

1.2施工步骤

定桩位→埋设钢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查→清孔→桩头钢筋笼的安装制作与整体吊放→桩头导管钢筋笼的整体安装→导管桩头钢筋笼的整体安装制作→二次导管清孔→灌注水下导管混凝土→同时拔出水下导管和桩头钢筋笼护筒→整体破除桩头

1.3灌注桩施工工艺

a)测量放样

1)交接施工时间应采用安全监测站点和仪器监测方式实时进行所有桩位测量放样,并将所有桩位测量逐一对桩检查复核,形成交接施工过程中的桩位测量和其他交接施工桩的测量记录,符合要求后由相关施工监理技术人员及时上报给施工监理技术部门后并进行检查复核。

2)于十字桩位四周内均应同时安装十字套筒护桩,且十字套筒护桩的桩位高度设计需要不得超过十字护筒顶面,必须同时使用钢筋水泥砂浆或其他钢筋混凝土等加固材料对其进行人工加固和自动保护,以备在人工钻进时对十字桩位的高度准确性情况进行实时检查。见下图6.6

图6.6

b)钢护筒埋设

1)大型钢筋钻孔护筒一般都是采用12mm厚的优质钢板护筒进行冲压卷制而得形成,长度10m,护筒的筒体制作安装工艺主要应用于能够充分满足各种钢筋钻孔机械施工操作方式下钢筋护筒的运动刚度和筒体抗压强度的各种特殊要求。

2)护筒施工时一般采用振动锤方式进行挖掘埋设装置护筒,首先从护筒孔位上开始挖掘深度在一米左右的浅方形土坑,再然后通过利用振动锤将埋设护筒的主体吊装到位方式进行定位并吊装到位后将其直接通过利用振动锤施压入土中。

3)埋设护筒的位置埋设主体位置设计应保证完全符合规范的埋设要求,护筒外侧面应采用优质黏土进行填充、夯实,护筒顶部高度应不得高于埋设地面0.5m,严防任何来自地表水或其他物质杂物直接侵入埋设护筒内。

c)泥浆池布置

1)护筒施工后,在桩位连接处浇筑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做业平台,采用钻管方式布舍水泥浆管道,预埋水泥浆的通道时要注意。

2)紧邻桩基作业平台布设拼装式钢套箱(12x6x2.5m)的泥浆池,一箱分开作两室,分段蹭点进行取渣,周围可以依次划分分别为整个沉淀池、贮浆池,从整个钻孔桩上向下流出的液体泥浆和一些带有少量钻孔底渣的固体泥浆被直接排放出来到整个贮存泥浆池,有些在整个贮浆池初步进行沉淀后被直接将水流入整个贮浆池并提供专用泥浆泵进行吸收。

3)全封闭组合围栏的砂浆池,相应的指示标志需悬挂在围栏上。

c)钻机就位

1)机位平整,支垫之间平衡,严禁会偏位沉降,是钻机的安装需求。用缆风绳在钻机顶端对称后栓紧,钻头、钻孔的中心处误差保证在2cm内。

2)钻机完成就位后,桩位要经测量人员和监理检测无误后,再对钻孔机械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d)钻孔

1)钻进期间,采用静态泥浆护壁、泥浆在钻孔中起护壁和悬浮钻渣的作用。应当随时准备适量的水泥适浆土和使用土如黏土、膨润土等,技术员应及时对泥浆的工作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2)开孔施工前轻压慢进,待钻杆完成钻进孔后才开展加速正常钻进。在砂层等松散易坍塌地层中,要保持慢转速钻进、泥浆比重增大和的地层钻进过程中增加扫孔次数。

3)在钻进过程中,时刻关注地层的变化,及时捞起样渣保存并核对地质情况,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一般状况下,样渣每2m取一次,在地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加取一次。

e)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