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总则
1.1编制依据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渡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渡槽工程方案设计,包括渡槽主体结构、基础、附属设施等。
1.3设计原则
渡槽工程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可靠:确保渡槽结构安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3)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提高渡槽工程的综合性能。
(4)环境友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渡槽主体结构设计
2.1结构形式
渡槽主体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可选用以下形式:
(1)拱形渡槽: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2)简支梁渡槽:适用于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3)悬臂梁渡槽: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2结构尺寸
渡槽主体结构尺寸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设计流量:根据设计流量确定渡槽断面尺寸。
(2)结构安全系数: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结构安全系数。
(3)材料强度:根据材料强度确定结构尺寸。
(4)施工条件:根据施工条件确定结构尺寸。
2.3结构计算
渡槽主体结构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自重:计算渡槽主体结构的自重。
(2)荷载:计算渡槽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内力分析:根据荷载计算结果,分析渡槽主体结构的内力。
(4)截面配筋:根据内力分析结果,确定渡槽主体结构的截面配筋。
三、渡槽基础设计
3.1基础形式
渡槽基础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结构形式等因素综合考虑,可选用以下形式:
(1)扩大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地区。
(2)桩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区。
(3)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埋深较大的地区。
3.2基础尺寸
渡槽基础尺寸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地基承载力: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
(2)结构安全系数: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结构安全系数。
(3)材料强度:根据材料强度确定基础尺寸。
(4)施工条件:根据施工条件确定基础尺寸。
3.3基础计算
渡槽基础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
(2)基础沉降:计算基础沉降。
(3)基础内力:计算基础内力。
(4)基础配筋:根据内力分析结果,确定基础配筋。
四、渡槽附属设施设计
4.1进水口设计
进水口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进水口位置:根据地形地貌、水流条件等因素确定进水口位置。
(2)进水口形式:根据进水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进水口形式。
(3)进水口结构:计算进水口结构尺寸,确保结构安全。
4.2出水口设计
出水口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出水口位置:根据地形地貌、水流条件等因素确定出水口位置。
(2)出水口形式:根据出水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出水口形式。
(3)出水口结构:计算出水口结构尺寸,确保结构安全。
4.3排污设施设计
排污设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排污口位置:根据地形地貌、水流条件等因素确定排污口位置。
(2)排污口形式:根据排污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排污口形式。
(3)排污口结构:计算排污口结构尺寸,确保结构安全。
五、渡槽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
5.1设计文件内容
渡槽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2)设计图纸:包括渡槽主体结构、基础、附属设施等设计图纸。
(3)设计计算书:包括结构计算、基础计算、材料计算等。
(4)设计审查意见:包括设计审查单位、审查意见、审查日期等。
5.2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1)设计文件应完整、准确、清晰。
(2)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规定。
(3)设计文件应便于施工、监理和验收。
六、设计变更与调整
6.1设计变更
在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如遇以下情况,应进行设计变更:
(1)设计依据发生变化。
(2)设计原则发生变化。
(3)设计范围发生变化。
(4)设计内容发生变化。
6.2设计调整
在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如遇以下情况,应进行设计调整:
(1)设计计算结果发生变化。
(2)设计图纸发生变化。
(3)设计审查意见发生变化。
七、附则
7.1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7.3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执行。
第2篇
一、概述
渡槽工程是指在水流中架设的槽道,用于输送水流、灌溉、排水等工程。渡槽工程方案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渡槽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环保,对渡槽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