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认知(一);;
01;
运能大:行车间隔小、密度大
安全性要求高、高度自动化
安全可靠:高架、隧道救援困难,
可靠性、可用性要求高
准时快捷:交路单一、规律强、严格按图运行 高度自动化
舒适度高:运行特性好、增减速均匀、精确停车 高度自动化;
1、实现运行管理及调度指挥的自动化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
2、为降低司机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提高乘客乘车舒适度具备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功能。
3、为保证乘客有序候车,车门与站台门的开度相适应提供站台精确停车功能,使停车精度满足停站、折返和存车作业的要求。
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或人工转为降级运行模式下的信号控制系统。;
对信号系统要求三:行车控制信息网络化
高度自动化的基础行车控制信息网络化
控制中心、轨旁、车辆的信息互通有无、上通下达,
使控制中心能够全面了解辖区内的各种情况,灵活配置系统资源,在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同时,大大提高为旅客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城轨信号系统特点02;
1、客流量大:最小间隔要求高,速度监控要求高
2、运行速度低:数据传输系统速率较低
3、车站联锁对象少:联锁与ATP结合,技术含量高
4、车辆基地联锁设备多——单独信号系统
5、交路单一,规律性强,运营图类型少——按事先预定程序自动排列进路
6、轨旁与列车紧密结合,借助通信技术,完成信号控制系统——CBTC系统;
03;
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
1953年开始筹备,1965年开始建设,1971年开始运营,由军方使用,1976年运营权归还北京地铁公司。完全是独立自主修建的地铁。
北京地铁1号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起步。该线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基于移频轨道电路的固定闭塞系统。;
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
需要建设高密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此时上线的??条地铁线路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地铁信号设备,主要以基于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主。;
例如:
北京地铁1号线、13号线、八通线及天津地铁1号线引进了英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基于FS-2500型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上海地铁1号线引进了美国GRS公司[现为法国阿尔斯通(Alstom)美国公司]基于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上海地铁2号线和天津滨海线引进了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Ansaldo)美国USSI公司基于AF-904型数字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上海地铁3号线、4号线及香港机场快线引进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公司基于DTC921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深圳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5号线均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基于FTGS型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以轨道电路作为列车检测的手段,以钢轨作为车-地信息的传输媒介,
地对车连续单向通信,无法连续车对地通信,通信能力也有限,因此轨旁和
中央无法连续、实时地获得列车及车载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也就无法实现对列车的连续监测和实时的列车运行调整。
此系统需要在轨道沿线安装较多信号设备,与钢轨均有直接联系,从而导
致直接施工成本相对提高,施工阶段互相干扰,所需工期难以压缩,而且在后期维修保养作业上也会互有影响。
以轨道区段作为列车占用/空闲的凭证,列车定位精度不高,列车追踪运行
间隔无法进一步缩短,且轨道电路易受电化牵引回流干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号控制为核心的
传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已演变成基于通信技术的运行控制系统:
CBTC(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
CBTC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较高的列车定位分辨率,车-地间连续、双向、
高速、大容量的数据通信以及实时跟随的速度控制。
它不依靠轨道电路,而是根据列车的实际位置来确定前后列车间的行车间隔。以基于“通信”技术的感应环线、漏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