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4《动手做(三)》(教案).pdf
文件大小:785.4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4.8千字
文档摘要

6.4动手做(三)教学设计

课题动手做(三)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趣的平面图形(一)》中第四课时

内容《动手做(三)》。本课以“图形拼摆”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剪拼、设计图案

等活动深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通过三个层次推进:一是观察经典七巧板拼图,发现

教材图形分解与组合的规律;二是动手拼摆几何图形,探索不同图形的边角关系与转化可能;三

分析是结合生活情境设计创意图案,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学中需注重“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

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面由形构”的几何直观,同时渗透对称、等分等数学思

想。本课将抽象的图形概念转化为具象实践,既巩固了前序单元对平面图形的认知,又为后

续认识立体图形奠定基础,体现了“操作—观察—推理”的数学学习路径。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拼摆活动认识图形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创造力,激发数学兴趣。

2.学习内容分析:通过七巧板拼摆等操作活动,理解图形分解与组合,感知平面图形特征,

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本课立足“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拼摆

目标中观察图形边角关系,发展图形分解与组合的推理意识;通过创意拼图培养创新意识与审美

能力,合作交流中强化数学表达;结合生活情境渗透数学应用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形”

与“体”的关联思维。

重点掌握图形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方法,理解平面图形特征。

难点结合生活情境创造性地应用图形特征设计完整图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问题导入。

1.展示设计引入新课。学生展示和同通过展示学生的

师:上节课让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设计好看的图桌设计的图课后设计,引入

案,现在请两组同学上台来展示你们设计的图案案。新课。

吧。

板书课题:动手做(三)。

讲授新课学习任务一:找出图案中用到的图形

(1)欣赏下面的图案,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学生对图案进

行观察分析。

师:这里有四幅好看的图案,大家能看出这些

通过观察和

图案是由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组合成的吗?

动手操作,学生

更加熟悉几种平

①风车

学生通过观看面几何图形。

七巧板的组

成,正确回答

出问题。

师:我们能一眼看出,4个大三角形和4个小三

角形可以组成一个这样的风车。

②小兔

学生回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