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docx
文件大小:749.16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3的点表示的数的集合是(????)

A.或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桌上摆着一个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此几何体需要正方体的个数是(????)

A.7 B.8 C.9 D.10

4.下列方程中两根之和为6的是(????)

A. B.

C. D.

5.设集合,若,则(????)

A.或或2 B.或 C.或2 D.或2

6.函数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7.关于的不等式组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定义:若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这种抛物线就称为:“美丽抛物线”.如图,直线经过点,一组抛物线的顶点,(为正整数),依次是直线上的点,这组抛物线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是:,(为正整数).若,当为(????)时,这组抛物线中存在美丽抛物线.

A.或 B.或 C.或 D.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x,y,z为非零实数,代数式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10.如图,下列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2.1 B.中位数是1.6

C.平均数是2.08 D.方差大于1

1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定过定点;

B.若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则的取值范围为:;

C.当,且时,的最大值为;

D.当,且该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满足时,m的取值范围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若,则式子的值为.

13.如图,一段抛物线记为,它与轴交于点、;将绕点旋转得到,交轴于点;将绕点旋转得到,交轴于点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到.若在第13段抛物线上,则.

14.给定实数集合,,定义运算.设,,则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设,,求:

(1);??

(2).

(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满足,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5分)对?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其中?均为非零常数),等式右边的运算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

(1)已知.

①求的值;

②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试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2)若运算“”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即对于我们所学过的任意数,结论“”都成立,试探索a?b所应满足的关系式.

18.(本小题满分17分)定义:若任意(m,n可以相等),都有,则集合称为集合A的生成集;

(1)求集合的生成集B;

(2)若集合,A的生成集为B,B的子集个数为4个,求实数a的值;

(3)若集合,A的生成集为B,求证.

19.(本小题满分17分)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比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大1.

(1)求的值;

(2)点Ax1,y1在二次函数上,点在

(i)若,且,求的值;

(ii)若,求的最大值.

答案及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B

B

B

D

C

C

A

B

CD

AC

ABD

1.B【解析】由题意,满足|x|≤3的集合,可得:,故选B.

2.B【解析】对于A,,故A错误;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故C错误;对于D,,故D错误.故选B.

B【解析】根据俯视图可知该组合体共2行?4列,结合主视图和左视图知该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则组成此几何体需要正方体的个数是8,故选B.

4.D【解析】对于A:,,所以方程无实数根,故A不满足题意,

对于B:,,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且两根之和为,故B不符合题意;

对于C:,,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且两根之和为,故C不符合题意;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