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 广东阳江阳春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pdf
文件大小:415.32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7万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检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今,在互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

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

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

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

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

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真实

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

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20世纪40

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述

历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也是各种研

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

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

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

1/21

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面

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

查,并收集口头凭证。比如在党的早期的许多重要的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以及党

在白区的斗争活动等,由于当时斗争的严峻形势,或出于安全原因,没有留下书面材料。今天,

那段历史对我们的历史研究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事人或知情者对

那段历史的口述回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下,就必须大力加强对

口述历史的研究。

(摘编自赵彬彬、张慧峰《以口述历史形式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许多人对“口述历史值得相信”这一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源于诸多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

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尽力去完善和细化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

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尽管他们亲身参与到了事件的进程中,但也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容

易将他们看到或经历过的视为历史事实的全部,事实上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可以掌握历史完整

的真相。很多口述访谈的被访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会影

响他对一个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受限,且单从其所处的社会地

位来看,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单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闭塞、通信初步发展的时期,普

通民众能够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只有报纸、广播或电报,更遑论那些只能够通过信件才可以勉强

进行信息交换的古老年代。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

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

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基于这一点,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也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

经历过相同历史事件的人,如果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所记忆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这段口

述历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

2/21

节之处,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

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

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访谈者的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

了一段口述历史的成功与否。所以,对于访谈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是非常必要的,

以免在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