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文件大小:2.02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26千字
文档摘要

知识框架;;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适度的含义;提示:过犹不及强调的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适度原则,事情做过了头,就和没有做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2、关节点;液态水;一、适度的含义;例如,“一个苹果”的“一”已不是单纯的量,而是有“苹果”作为内容的量。;掌握适度原则;思考:结合上图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二、掌握适度原则;二、掌握适度原则;二、掌握适度原则;P84相关链接:折中主义;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势力仅仅龟缩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国民党当局打着和谈的名义,妄图积蓄力量,伺机反扑。为了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毛泽东在他的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思考:上述情境对我们掌握适度原则有何启示?适度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吗?;二、掌握适度原则;知识整合:掌握适度原则(方法论);课堂小结: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方法论;

[核心关注]

一个原则:适度原则。

一个标志: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三个要求:掌握适度原则的要求。;;1、(2024·山东·高考真题)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医生准确把握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求异法

②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③“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

④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度”的共性,上升到了思维具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共变法,不是求异法,排除①。

②: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②正确。

③: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坚持适度原则,③正确。

④: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④错误。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