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21-222.规律的含义与特征?P22-33.意识的能动作用?P23-2\3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P24-1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理论依据、要求?P25-26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2运动的规律性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规律是客观的01
思考:结合图文分析这些运动和哲学中的运动有什么关系?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客观存在机械运动生物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运动的具体形式概括和总结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①“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②“变化”和“过程”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事物性质的变化;“变化”从空间上讲,“过程”从时间上讲。哲学上的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具体形式≠哲学上的运动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思考: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没有看到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刻舟求剑【情境探究】
【注意对比】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拓展: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思考: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情境探究】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社会运动意识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宏观物体原子、分子等生命有机体生产方式人脑
原理方法论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①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归纳小结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古希腊有个叫欧布利德的人,有一次,他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赖账说:一切皆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上个月向你借钱的我了。邻居把他打了一顿,他要去告状打官司,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打你的我了。欧布利德无言以对。你同意吗?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提示: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提示: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知识拓展: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知识拓展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绝对静止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思考:大自然的四季更替、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人类社会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过程,这些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探究思考
3.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的概念: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苹果落地)--不是偶然的,是确定不移的(守株待兔)--具有重复性,不是变化的(油价调整)--不是主观臆造的(喜鹊报喜)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