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2024-2025学年度下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
在语文的奇妙世界里遨游,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是我们途中的璀璨风景。漫步在紫藤萝瀑布中,宗璞看见了充满生命力和诗意的花瀑,它们(bènɡ)溅出生命的火花,带走了她埋藏在心底的遗憾,使她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普希金告诉我们,现在的忧郁只是(shùn)息,面对困难不要焦虑,也不用心急如焚,敞开心扉(),相信快乐的日子终将会来临;同学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许会迷茫,甚至会走错,但只要迷途知返,毅然回头,就能重新走向充满希望的前方。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方向。
1.根据文中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3分)
(bènɡ)溅(shùn)息心(fēi)
2.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忍俊不禁B.心急如焚C.遨游D.毅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选择修改正确的一项()(3分)
A.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方向。
B.通过阅读这些课文,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方向。
C.阅读这些课文,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方向。
D.阅读这些课文,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方向。
4.请你仿照下列感言中划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劳动创造价值,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
,;没有奋斗者的努力,就没有日益提升的国力。
(二)阅读以下对话,完成问题。(8分)
妈妈::“你写作业一遇到难题就搜答案,这不是应付老师检查吗?”
小军:“我看了答案就会了,这跟听老师讲课不是一样的吗?”
妈妈:“但你只抄答案,时间一长,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军:“那我遇到不会的题,你又不懂,我怎么办?”
5.妈妈和小军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
6.请参加这场讨论,谈谈你对这个焦点问题的看法及理由(4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个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自贡盐业始于东汉章帝时,今富顺县城关镇出现富义盐井。北周武帝时今贡井区的大公井闻名于世,与改名为富世盐井的富义盐井并著称于蜀。经隋唐两代发展,至宋初,自贡盐产量约占全川十分之一。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问世,采用顿钻凿井,井盐开采由人力挖掘转变为机械凿井,生产力极大提高,南宋末,富顺县岁煮盐增至117万多斤。明嘉靖18年至33年(1539-1554),自流井被开发,形成新的产区,天然气用于制盐。道光年间,年产量增至3000万公斤。此时,凿井技术完善,盐井井深增加。道光十五年(1835),燊海井钻至1001.42米,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井。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淮盐不能入楚,食盐供应短缺,盐课收入锐减,军饷困难。为解决困难,户部议准“川粤盐斤入楚”。川盐济楚,使自贡盐业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近20万吨,占全川产量一半以上,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称为盐都。(摘编自《自贡市志》)
【材料二】
自贡井盐因品质卓越而闻名遐迩,井盐原料均采自千米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地层中,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据记载,在自贡所属55平方公里土地上,历代盐工先后钻井13000多口,有的井深达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计,等于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玛峰。清道光十五年(1835)钻出的深达千米的燊海井,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卤水伴天然气盐井。燊海井的成功开凿,揭开了这块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沉默2亿年的惊人秘密:全球最优秀的自贡黑卤水,“含有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燊海井所代表的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摘编自《自贡井盐——2000年的开采2亿年的沉淀》,光明网2023年9月14日)
【材料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