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docx
文件大小:39.3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哪一项出自《诗经》?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下列诗人中,属于唐代的是?

A.屈原

B.陶渊明

C.杜甫

D.苏轼

3.下列词牌名中,属于双调的是?

A.水调歌头

B.虞美人

C.青玉案

D.念奴娇

4.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是?

A.不耻下问

B.水滴石穿

C.完璧归赵

D.纸上谈兵

5.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下列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之涣

7.下列诗句中,哪一项出自《离骚》?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子立上犹未安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下列词人中,属于宋代的是?

A.李清照

B.杜牧

C.陆游

D.岳飞

9.下列诗句中,描写友情的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下列诗人中,被称为“诗佛”的是?

A.王维

B.孟浩然

C.韩愈

D.柳宗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__地区的民歌。

12.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1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宝马雕车香满路”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14.《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__________,不亦乐乎?”表达了学习的乐趣。

15.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16.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表达了对亲友的祝福。

1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表达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18.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19.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__________,惊起一滩鸥鹭”描绘了游玩时的欢乐场景。

2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22.请分析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描绘的景象。

23.请简述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所表达的情感。

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4.请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5.请解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的含义。

一、选择题答案:

1.B

2.C

3.B

4.A

5.D

6.C

7.A

8.A

19.正确

20.正确

三、简答题答案: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没,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的壮阔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落日与黄河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同时也寓意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

2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表达了词人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喜悦之情。东风吹拂,夜晚的花树上花朵竞相绽放,仿佛星星点点,随风飘落,如同雨一般。这种景象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喜庆,也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四、阅读理解答案:

24.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豪放态度和对命运的不屈不挠。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体现了诗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而“天生我材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