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数学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案2025秋.pdf
文件大小:1.19 M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3.11千字
文档摘要

4.1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

3.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

4.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象出几何图形,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和

“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的理解;并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

征.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5.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良好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是能识别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难点】

难点是从真体事物中象出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如图,左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右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

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实物(用线连接)?

@

埃及金字塔▲

西瓜@

?

水杯

A

礼品盒》

?

铅笔—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观察下面的图形并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

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体中象出几何图形,并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几何体,进而得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情境1

情境2中从整体上看是长方体.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从局部看到了点、线.

1

(1)长方体(2)长方形(3)正方形

(4)线段点

[教学说明]

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图形意识.通过前

面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几何图形的概念

问题1什么是体?什么是几何图形?

问题2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

[教学说明]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生活,在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

长方体、四面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简称体.把从实物中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

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中,像线段、角、三角形、圆等,它们上面的各点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

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像长方体、圆柱体、球等,它们上面的各点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

做立体图形.长方体、四面体等,围成它们的面都是平面的一部分,这样几何体都是多面体.圆柱、

圆锥、球是旋转体.

2,点、线、面

问题1几何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问题2几何体中包围着体的是什么?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叫什么?线与线相交成什么?

[教学说明]

一方面让学生经历认识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知道点、线、面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

素,另外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