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5页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8章生物
圈中的微生物教案(含教学反思)
8.1《真菌—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教案及反思)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真菌——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生物(2024)七年级下册
中的章节。本章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结构、植物等相关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多样性中的真菌类生物。主要旨在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入手,如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等,详细介绍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通过对真菌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理解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为后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真菌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食品制作、疾病防治、生态平衡等多个领域,能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关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对真菌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学习,理解真菌作为一类独特生物的
第2页共55页
生命活动规律,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观念;认识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构,对比不同真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在探究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生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基于证据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断。
3.探究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掌握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影响真菌生长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态度责任:通过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方面,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真菌相关疾病的防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保护环境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对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如蘑菇、面包
第3页共55页
发霉等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真菌的微观结构、生命活动方式等缺乏深入了解。经过之前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细胞结构、生物分类等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实验等学习方法,这为学习真菌知识奠定了基础。然而,真菌的一些概念如孢子生殖、异养等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真菌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真菌的主要特征,包括形态结构(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的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异
养)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常见真菌如酵母
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尤其是孢子生殖的过程较为抽象;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并能与细菌、植物等其他生物类群进行区分;认识真菌在生态系统
第4页共55页
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机制。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真菌的概念、结构、生活方式等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直观教具展示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3)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酵母菌、霉菌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真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学习策略:在实验和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5页共55页
(3)归纳总结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真菌的各类特征、生活方式等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真菌的图片、视频资料,如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霉菌的生长过程、蘑菇的形态结构等;制作相关的动画演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孢子生殖过程。
2.实验材料,准备酵母菌培养液、培养有霉菌(青霉、曲霉)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