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春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章 2 频率的稳定性 第1课时 频率及频率的稳定性.doc
文件大小:109.9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4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第1课时频率及频率的稳定性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总分

【学习目标】

经历大量实验的过程,会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过程】

任务一:频率及频率的稳定性

活动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瓶盖:

两人一组做20次掷瓶盖游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试验总次数

钉尖朝上次数

钉尖朝下次数

盖口朝上频率(盖口朝上次数/试验总次数)

盖口朝下频率(盖口朝下次数/试验总次数)

频率定义: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则比值称为事件发生的.

试验总次数n

2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盖口朝上次数m

盖口朝上频率m/n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并将试验数据汇总填入下表

(3)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方法归纳】在试验次数很大时,盖口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附近摆动,即盖口朝上的频率具有。

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色、白色玻璃球共6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

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色、白色玻璃球共6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

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25%左右,则口袋中红色球可能有()

A.5个B.10个C.15个D.45个

2.为了看图钉落地后钉尖着地的频率有多大,小明做了大量重复试验,发现钉尖着地的次数是实验总次数的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钉尖着地的频率约是0.4

B.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钉尖着地的频率稳定在0.4附近

C.钉尖朝上的频率约是0.6

D.前20次试验结束后,钉尖着地的次数一定是8次

评价任务一

得分:

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训练:(要求: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后组内订正,成绩计入小组量化.)

1.一水塘里有鲤鱼、鲫鱼、鲢鱼共1000尾,一渔民通过多次捕获实验后发现:鲤鱼、鲫鱼出现的频率是31%和42%,则这个水塘里大约有鲤鱼尾,鲢鱼尾.

2.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他承包的鱼塘里有多少条鱼(假设这个塘里养的是同一种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和塘里的鱼混合后,再捕上1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鱼塘里大约有鱼多少条?

3.某厂打算生产一种中学生使用的笔袋,但无法确定各种颜色的产量,于是该文具厂就笔袋的颜色随机调查了5000名中学生,并在调查到1000名、2000名、3000名、4000名、5000名时分别计算了各种颜色的频率,绘制折线图如下:

(1)随着调查次数的增加,红色的频率如何变化?

(2)你能估计调查到10000名同学时,红色的频率是多少吗?

(3)若你是该厂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安排生产各种颜色的产量?

参考答案

即时测评:

1.C

2.D

当堂训练

1.310,270

2.1000条

3.(1)随着调查次数的增加,红色的频率基本稳定在40%左右.

(2)估计调查到10000名同学时,红色的频率大约仍是40%左右.

(3)红、黄、蓝、绿及其它颜色的生产比例大约为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