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新考向原创好题)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695.7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5.33千字
文档摘要

/

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原创好题

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视角1文学艺术

1.以下表格信息说明不同时期的唐诗风格()

初唐

唐朝初建。诗人多为改变南朝“颓靡”诗风作准备,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盛唐

唐朝达到盛世,唐诗也发展到顶峰。诗歌多表现诗人自信、开朗与豪迈

中唐

唐朝经安史之乱而走向衰落。诗歌由昂扬乐观转为表达现实

晚唐

唐朝国势衰微,唐诗进入衰败期,诗人多表达颓废感伤的心情

A.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B.是表达情感唯一方式

C.题材与风格丰富多样D.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表格信息归纳

【答案】D

2.(跨美术·壁画鉴赏)以下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鉴赏及解读,表明敦煌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解读:壁画描绘了张议潮(851年,唐朝政府任命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统军出行抗击吐蕃,收复河西的场景。画中军威赫赫,仪仗整齐,变化有序,乐队与舞伎增添了场面气氛。

A.能够完整地还原真实历史B.见证隋唐社会生活的丰富

C.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D.反映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

绘画解读

【答案】C

3.(中考新考法·主题探究)下面是小历同学参与项目化学习时设计的活动方案,该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是(B)

步骤

具体要求

设计呈现

确定主题

由组长宣读并在PPT呈现

相关素材

准备

纪录片:《阎立本传奇》《吴道子》

集体参与多媒体观看

图片:《步辇图》《送子天王图》

在活动室设展览区,参观主题图片展

A.社会风气的开放B.唐朝的绘画艺术

C.民族文化的交融D.隋朝的书法名家

解题点拨主题探究

一、审设问:根据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的内容,确定学习主题。

二、提取信息并归纳:①“阎立本”“吴道子”→唐朝时期著名的画家;②“《步辇图》《送子天王图》”→唐朝著名的绘画作品。

①②→唐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4.诗词、绘画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从下面诗画中能够感受到宋代(C)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

——[宋]佚名《鹧鸪天》节选

A.饮食习惯的变化B.宫廷宴会的奢华

C.城市生活的繁华D.文人墨客的闲逸

5.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经典小说,杨老师就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同学们进行探讨。下面内容反映出()

《三国志通俗演义》书影

创作背景:罗贯中参考斟酌《三国志》等正史,又广采民间传说,即根据所谓“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特点,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水浒传》书影

创作背景:施耐庵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这一真实事件,在极少数真实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虚构了梁山泊108位义军首领

A.二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B.小说有助于了解时代特征

C.两部著作均取自民间传说D.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

【答案】D

6.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京剧同样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下面关于京剧的示意图反映了(C)

A.国粹文化传四方

B.传统戏曲一脉相承

C.京剧集百家之长

D.京剧艺术不断创新

解题点拨示意图解读

解答本题需正确理解示意图的含义,先解读示意图,然后选择选项。A项“国粹”即京剧,但从示意图中看不出“传四方”;示意图展示了京剧的形成历程,但不符合B项“一脉相承”的表述,也不符合D项京剧艺术创新的表述。

7.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催生出壮丽无比的文学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以诗记史的做法,并不始于杜甫,前代也有诸多诗歌具有诗史的性质。但杜甫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创造性地采用多种诗歌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他的喜怒哀乐无不与国事天下事相关……他对自己贫病潦倒的哀叹都与对国家盛衰的思考结合在一起,这才使他的个人经历都变成了反映兴亡治乱的国史。

——摘编自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之处,并说明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4分)

【答案】继承与创新:继承了前代以诗记史的做法;创造性采用多种诗歌形式记史。(2分)原因: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国家的兴亡治乱。(2分)

材料二南宋词坛是在两种不同的音响声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是亡国的哀吟,一种是救国的呼号。这两种声音虽有明显不同,但却都是面对北宋灭亡而发出的,其最深潜的心理情感层次都是因北宋灭亡而激发出的爱国深情。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