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 2025年高考英语20天终极冲刺攻略(完形填空、听力).docx
文件大小:90.3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1.54万字
文档摘要

优点英语整理

优点英语整理

20天终极冲刺攻略

一完形填空(记叙文)

2022-2024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情分析(命题专家视角)

年份

试卷

体裁

主题

词数

考点分布

命题特点

2022

I卷

记叙文

家庭露营经历(人与自我)

220

动词6、名词5、形容词3、副词1、介词短语0

①侧重句内和句间逻辑关系;②考查抽象名词(如delay、pain)和一词多义(如work)

II卷

记叙文

环球旅行(人与社会)

209

动词4、名词7、形容词4、副词0、介词短语0

①强调跨文化认知(如共享经济、房屋托管);②需结合上下文照应线索(如“no-coststays”复现)

2023

I卷

记叙文

越野赛跑中的互助(人与社会)

230

动词5、名词8、形容词2、副词0、介词短语0

①突出段间逻辑(如44题需结合后文“背至终点”);②抽象名词占比提升(

II卷

记叙文

帮助他人运送宠物狗(人与社会)

220

动词4、名词5、形容词4、副词0、介词短语2

①考查短语搭配(如“loadinto”);②需综合全文主旨(如“信任陌生人”)

2024

I卷

记叙文

个人跑步与骑车经历(人与自我)

233

动词7、名词5、形容词1、副词1、短语1

①复合主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②强调全文主旨线索(如首尾句呼应)

II卷

记叙文

定居意大利的人文体验(人与社会)

230

动词4、名词8、形容词2、副词0、短语1

①文化背景要求高(如意大利饮食文化);②考查情感词汇(如“gratitude”)

稳定:体裁以记叙文为主,考点聚焦实词,强调语境逻辑。

创新:深化文化考查,体现对高阶思维和跨文化能力的要求。

导向:通过“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主题,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关注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

完形填空记叙文解题思路

1.整体把掘,理顺文义

先忽视选项,带着空格测览全文,了解文意的整体思路和结构。学会抓住文章的首段和末段。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首句不设空。其次把握每一段的首句,要知道作者写作总有目的。在说一件事之前总有相关的提纲挈领的句子,要学会从这些句子中理出文章的脉络。

2.上下关联,关注结构

抓住结构、语意、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完形填空是人为地切断短文的思路,再让考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恢复短文思路的题型。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的答案填入空白处后,整个句子语法结构(词性、语态、语气、时态)是否合理,其次,看语义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连贯、呼应。

3.巧记词组,活用常识

完形填空是考察学生熟练堂握词组,习语和句型的有效题型,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特别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堂握的那部分词组,习语.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节省答题时间;辨别同义词的不同含义,是考查学生对词汇掌握的重要途径,很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考生一定要在认真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作答:运用生活常识也是正确答题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注意短文中是否有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

4.把握宏观,小心微观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和叙事的记叙文,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但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有区别。写人的记叙文以人为写作对象,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而叙事的记叙文以事件为记叙对象,揭示事件对人、对社会的思想意义。

5.关注结尾,注意升华

最后一段通常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心理感悟或经验教训等。

题型归纳01句内层次题

记叙文完形填空会围绕文章的中心主题、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的发展、结果以及作者对故事的态度和看法等进行设空,因此,考生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记叙文六要素,明确故事的主题、发展和结局,以及在结尾的回扣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根据

记叙文完形填空会围绕文章的中心主题、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的发展、结果以及作者对故事的态度和看法等进行设空,因此,考生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记叙文六要素,明确故事的主题、发展和结局,以及在结尾的回扣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根据叙事主线索和三个考向(句内层次、句组层次、语篇层次),研读故事,瞻前顾后根据逻辑意思、句法分析、固定搭配、排除法、词汇复现、逻辑关系、背景常识等方法等进行解答。

句内层次题:答案根据设空处所在的句子本身即可确定。解题信息直接分布在本句的内部,瞻前顾后,边读边填,先易后难。

题型归纳02句组层次题

句组层次题:解题线索分布在上句,下句和本句之中。谨记

句组层次题:解题线索分布在上句,下句和本句之中。谨记“一空三句抓语境”,并根据逻辑意思、句法分析、固定搭配、排除法、词汇复现、逻辑关系、背景常识等方法瞻前顾后、耐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