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写作素材应用提示:人物素材篇
人物素材一:黄旭华
一位“甘于无名、至诚报国”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隐姓埋名30年,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为我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六十多岁的黄旭华曾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成为全球首位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的总设计师。他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出生于医学世家,却弃医从事核潜艇,以实现报国之志。但当时全国没人懂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只能从国外的报刊上搜罗核潜艇的信息,仔细甄别真伪,拼凑其轮廓。当有人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玩具时,黄旭华如获至宝,把玩具打开、拆解,用来检验他们的构思。志强便国强,带着这个梦想,黄旭华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他和同伴经过千难万苦,实现了核潜艇的中国制造,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他常用“三面镜子”来勉励年轻人:一是放大镜——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看清内容和实质性;三是照妖镜——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2025年2月6日20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应用提示:
在中考语文写作里,像黄旭华这样事迹丰富、精神高尚的人物素材,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下面将从选择合适主题、嵌入素材技巧、丰富素材内容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熟练应用该材料。
(一)选择适配主题。中考作文主题类型多样,黄旭华的事迹能广泛适配多种主题。
1、爱国奉献类: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投身核潜艇事业,将一生奉献给祖国,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写作以爱国、奉献为主题的作文时,可直接运用这一核心事迹,突出他为了国家利益,舍弃个人名利和与家人相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体现爱国和奉献精神。
2、奋斗创新类:当时国内没人懂核潜艇,黄旭华从国外报刊搜罗信息,甄别真伪,还借助美国核潜艇儿童玩具检验构思,最终实现核潜艇的中国制造。这体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不懈奋斗和创新精神,适合用于奋斗、创新主题的作文。
3、育人传承类:黄旭华言传身教,用“三面镜子”勉励年轻人,培养和选拔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在写关于教育、传承、培养人才等主题的作文时,可以选取这一角度,展现他不仅在科研上有卓越成就,还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体现传承的重要性。
(二)嵌入素材技巧:在不同的文体中,嵌入黄旭华的素材有不同的方法。
记叙文:可采用故事引入的方式,将黄旭华的事迹融入到情节中。比如写自己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偶然读到黄旭华隐姓埋名、克服重重困难搞科研的故事,受到启发,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这种故事的关联,自然地嵌入素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议论文:在议论文中,黄旭华的事迹可作为典型论据来支撑论点。可以在开头通过介绍他的身份和主要成就引出论点,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实现核潜艇的中国制造,可见,爱国与奋斗能铸就伟大成就”。也可以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他的事迹进行举例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丰富素材内容:为了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可对黄旭华的素材进行丰富拓展。
(四)补充细节:在描述他隐姓埋名的30年时,可以想象他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日夜钻研资料,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方案的场景。比如“昏暗的灯光下,黄旭华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资料上不停圈画,桌上堆满了从国外报刊上搜罗来的资料,他时而托腮沉思,时而与团队成员激烈讨论,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只为实现核潜艇的自主设计”。
引用言论:引用黄旭华的一些言论或相关评价来丰富素材。虽然材料中未提及他的具体言论,但可以结合他的事迹进行合理推测,如“黄旭华曾说:‘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我愿意付出一切。’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了隐姓埋名的30年”。
对比衬托:可以将黄旭华与同时期选择其他安逸生活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他的奉献精神。如“当很多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时,黄旭华却选择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科研一线默默付出,他的选择彰显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人物素材二:饺子(杨宇)
一位“弃医从文、匠心热爱”的青年动漫导演
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却因对动画的热爱,毅然投身于动画行业。在创作初期,他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独自闭关三年半,完成了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该短片获得国内外30多个奖项。此后,他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成功将中国动画推向新高度,展现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哪吒2》影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效结合,天兵天将场景耗时一年半制作,单帧画面打磨到极致,被赞“每一秒都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