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语文写作作文预测《心墙之外是春风》.doc
文件大小:20.0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4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高考语文写作作文预测《心墙之外是春风》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但现实中好多邻居却是相见不相识。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心墙之外是春风》

晨光初绽时,老巷口的王阿婆总会把新蒸的桂花糕分送给左邻右舍;暮色四合时,青瓦下的张叔会帮晚归的李姐收晾晒的衣裳。这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温暖,让“比邻而居”成为中国人心中最动人的生活图景。然而当钢筋水泥筑起万丈高楼,当电子屏幕隔开了对视的目光,我们忽然发现,那些曾在屋檐下流淌的温情,正在防盗门后渐渐凝固成冰。

传统中国的邻里关系,是浸润在烟火气息里的生命共同体。《论语》记载孔子“邻有丧,舂不相”,听闻邻居家有丧事,连舂米时都不再唱歌,这份共情里藏着对邻里的尊重。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胸襟,让邻里之间的地界之争化作了千古佳话。在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间,哪家若是做了东坡肉,必定会用青瓷碗盛着送到隔壁;北方的四合院里,大爷大妈们围坐在老槐树下,一把蒲扇就能聊透家长里短。这些朴素的交往里,没有功利的算计,只有守望相助的本真,让“远亲不如近邻”成为刻在民族基因里的生存智慧。

现代都市的邻里疏离,是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当我们从熟人社会搬进陌生人社区,防盗门不仅挡住了外界的喧嚣,也隔绝了叩门的温度。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们,在电梯里相遇时只会低头看手机;装修时的电钻声吵得人无法入睡,却不知道该敲开哪家的门去沟通;甚至有老人在家中离世多日,邻居才从门缝里的报纸堆积察觉异常。这种冷漠的背后,是城市化带来的原子化生存——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困在自己的生活半径里,既怕被打扰,又渴望被温暖。但我们忘记了,再坚固的防盗门,也挡不住台风来临时窗户的晃动;再智能的家电,也代替不了生病时递来的那杯热水。

打破心墙的钥匙,其实就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成都的玉林社区,居民们把闲置的阳台改造成“共享花房”,你来浇水我来施肥,花香里飘着邻里的笑谈;在上海的弄堂里,社区组织的“百家宴”让百家菜摆满长街,白发苍苍的老邻居们教年轻人包粽子、剪窗花;更有小区开设“共享工具房”,修水管的扳手、婴儿车、登山杖在这里流动,流动的还有信任与温情。这些微小的改变告诉我们,邻里关系的重建不需要惊天动地,一句“早上好”的问候,一次帮忙代收快递的举手之劳,一场社区花园的共建活动,都能让钢筋森林里长出温情的藤蔓。

站在高楼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作家冯骥才的话:“城市里的人,永远不知道邻居在想什么,但乡村里的人,连别人咳嗽一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其实,我们不必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却可以在现代文明中找到新的共处之道。当我们愿意打开家门,让厨房的饭香飘进楼道;当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听一听邻居的故事;当社区成为有温度的共同体,那些曾被我们怀念的邻里温情,终将在新时代的土壤上重新发芽。

春风从来不会被高墙阻挡,只要我们愿意推开那扇心门。让我们把对“远亲不如近邻”的向往,化作每一次主动的微笑、每一声真诚的问候、每一次温暖的相助,让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能绽放出比金宝更珍贵的人间真情。因为最好的邻里关系,从来不是物理距离的接近,而是心灵之间的相互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