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六大类30个材料作文+审题指导与范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
多样性:
材料作文可以包含多种类型,如单材料和多材料,内容上涵盖人物事迹、名言警句、诗歌歌词、漫画图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现实生活。
自主性:
这类作文通常允许考生自拟题目、自选立意、自选文体,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使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个性化表达。
读写结合:
材料作文强调将阅读材料与写作过程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理解材料内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使“读懂”成为“写好”的基础。
中心思想明确:
考生在写作前需要准确理解材料的核心思想,并据此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结构,确保文章内容紧扣材料,避免偏离主题。
逻辑性强:
对于多概念主题的材料作文,考生需要理解并理顺各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论述顺序,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创新性:
材料作文鼓励考生发挥创造力,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提出新颖的见解,展现个人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材料作文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形式。
以下列举了30个材料,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作文。下面对每则材料进行了审题指导,并附了范文。
一、寓言/故事类材料
?
1.材料
?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背又硬又重的壳?”妈妈说:“蝴蝶有翅膀,蚯蚓会钻土,我们没有保护,只能靠自己。”
?
审题指导
?
-核心立意:独立成长与自我依靠,需通过“依赖他人→自主解决问题”的转变体现主题。
-破题关键:将“蜗牛壳”类比为成长中的挑战,用具体事例(如学骑车、做家务)展现“只能靠自己”的哲理。
?
范文:背上的壳,脚下的路
?
雨停后的石板路滑溜溜的,我扶着自行车后座,看邻居家的哥哥单手骑车穿过小巷,车铃叮叮当当像撒了一路星星。“妈妈,我也要学!”可当我跨上自行车时,车轮却像喝醉酒似的直打转,“扑通”一声,膝盖撞上了路牙。
?
“快扶我起来!”我冲着妈妈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妈却蹲在原地,指着花坛边的小蜗牛:“你看它,没有翅膀也不会钻土,却能爬过湿漉漉的叶子。”蜗牛背着壳,正一点点往上挪,黏液在叶片上留下银亮的痕迹。
?
那天下午,我摔了七次。每次想喊妈妈时,就看见她手里捏着蜗牛壳,冲我眨眼睛。第七次摔倒时,膝盖擦破了皮,我却突然觉得不疼了——就像那只蜗牛,壳虽然重,却是唯一的保护。我爬起来,把脚踩上踏板,车子晃了晃,竟稳稳地往前滑了一段。
?
现在,我的自行车技术能和邻居哥哥媲美了。每次路过花坛,我都会找找那只蜗牛。它大概已经爬去了更远的地方,背着它的“家”,在雨后的阳光里,走出了弯弯曲曲却很坚定的线。原来成长从来不是丢掉壳,而是学会把它变成前进的力量。
?
2.材料
?
一颗种子被埋在土里,历经风雨仍努力生长,最终破土而出长成幼苗。
?
审题指导
?
-核心立意:坚持与希望,需选取“长期努力→濒临放弃→突破成功”的典型事例。
-破题关键:用“种子破土”比喻“困境中的积累”,如学习技能、培养习惯等需要时间沉淀的过程。
?
范文:泥土里的春天
?
爷爷给我的凤仙花种子在花盆里躺了十天,泥土还是硬邦邦的。同桌的向日葵都长出真叶了,我的花盆却像块石头。“再等等,”爷爷把生锈的喷壶递给我,“去年冬天你埋下的蒜,不也在春天冒出了芽?”
?
每天放学,我都会用手指戳戳泥土。第七天傍晚,我正准备倒掉花盆,却看见土缝里拱出个小白点。那是怎样的倔强啊!像被压了很久的月亮,一点点挣脱黑暗。接下来的三天,它每天都长高半厘米,嫩茎上挂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像水晶。
?
这让我想起学游泳的日子。呛水的苦涩、教练严厉的哨声、手臂划水时的酸痛……我无数次想放弃,直到考试前那晚,我在泳池里反复练习蛙泳,突然发现自己能连贯游完50米。上岸时,泳池的灯把水花照得像星星,和这颗种子破土时的光一样亮。
?
现在,我的凤仙花开了粉红色的花,花瓣上总有露珠。而书桌前的日历上,记录着我坚持晨读的182天——原来所有沉默的日子都不是浪费,就像种子在泥土里做梦的时光,终会让春天从裂缝里涌出来。
?
3.材料
?
木匠锯木头时,发现木材有节疤,却反而成就了独特的花纹,比光滑的木头更有价值。
?
审题指导
?
-核心立意:缺陷与价值,需体现“缺点转化为优势”的辩证思维。
-破题关键:用生活中“不完美却独特”的事例,如身体小恙、性格内向等带来的意外收获。
?
范文:节疤里的花纹
?
我的左手上有块月牙形的疤,是去年学滑板时摔的。同桌总笑我“破相了”,直到美术课上,老师让画“最特别的手”,我突然发现,那块疤像一弯小船,停在我的掌纹里。
?
这让我想起老家的梨木桌。桌角有块凸起的节疤,奶奶总说它“长得丑”,却用红漆描成了朵梅花。有次家里来客人,叔叔指着桌角说:“这手工疤真别致,比商场里的平板桌有意思多了。”奶奶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