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与感悟听辨两首音乐作品片段聆听听到了什么乐器?思考聆听与感悟《阳关三叠》《渔舟唱晚》你能分辨出这两首作品的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吗?你能模仿出这些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吗?《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唱奏表演分析欣赏琴歌《阳关三叠》的曲调交替运用了商调、宫调、羽调等调式,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长短句以丰富琴歌的内容,从而形成两个乐段。歌曲完整演唱了三遍,情意绵绵,真切动人,饱含依依惜别的深情。第一乐段是王维的原诗,商调式,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层次分明、匀称。第二乐段为琴歌中补充的长短句部分,羽调式为主,词曲以原诗的意境为基础发展而成,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聆听与感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营造的舒缓氛围,并试着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唱奏表演筝的演奏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右手的主要技法有:托、劈、勾、剔、抹、挑、摘、打、花、撮、轮、摇等。左手的主要技法有:吟、颤、揉、按、推、滑、点、泛等。筝的发音浑厚明亮,音韵优美华丽,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常用于独奏、重奏、歌唱的伴奏及器乐合奏。
分析欣赏筝曲《渔舟唱晚》取材于古曲《归去来兮》,在《归去来兮》的基础上,经过几代古筝演奏家的编创,不仅延续了原作的基本情绪,更在演奏技巧上不断提升,意境空灵,余韵悠长。乐曲以宫调式、徵调式为基础,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为慢板,呈示主题。左手“揉”“吟”“按”“滑”等技法,充分发挥了古筝的演奏特点,以声补韵,使音乐韵味更加醇厚。第二乐段慢起渐快,旋律以模进发展,加之古筝特有的花指,使音乐连贯性更强,层次感更分明,在力度和速度上都与第一乐段有着明显的对比,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第三乐段是尾声,由刮奏衔接,使热烈的气氛缓和下来,旋律含蓄动人,最后结束在宫调式的主音上,曲终而意未尽,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