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观后感400字左右1
一提起《水浒传》,大家肯定会想起叱咤风云的108位英雄好汉,想起那打虎英雄武二郎,想起那横冲直撞、性格鲁莽的黑旋风李逵……
这部书令我记忆最深的是《景阳冈武松打虎》,讲的是: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又累又渴,躺到大石头上,睡着了。忽然,从乱树丛里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来。武松醒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翻身跳下,抄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树上,武松翻身骑在老虎背上用拳头猛打老虎头,不一会儿,五官里全是血,老虎只剩下一口气了武松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几下,直到老虎死了才罢休。武松才松一口气……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武松他明知道山上有老虎,可是却偏往那里走,这就应了一句古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这种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者武松在强大的老虎面前,不慌不忙,沉着应战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在学习上,遇到“拦路虎”,我没有像武松一样勇往直前,而是绕道而行,但下次这个“拦路虎”再次出现时,自己又过不去了。我以后应该像武松一样,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多用脑,多思考,勤动手,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
水浒传武松观后感400字左右2
读了《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打猛虎》,我有很多感触,也有很多收获。
我了解到:武松是一位好汉,但是个直性子,总是独来独往,不听别人劝,由着自己胡来;而且,武松还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就说那日,武松喝了很多的酒要过山冈,酒家劝他不要过去了,山上最近来了只大老虎,但武松不听,说酒家骗他,硬要过冈。当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才知真有虎,想转身再回酒店去,但又怕被店主笑话,于是就硬着头皮上冈了!武松豪爽勇猛的英雄气概由此可见一斑。
文中“武松打虎”那段写得真是简洁又传神,“说是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便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了起来。武松一躲,躲在一边……”这段话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具体,用词准确恰当,既让人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又让人觉出老虎虽猛但毕竟还是没人聪明,正好反衬出武松的智勇双全……
而读完全文,我最深的感触和收获则是: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努力!在遥远的年代,武松就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一个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如今,科技飞速发展,虽然我们会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想想“武松打虎”尚能成功,我们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我坚信:只要向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努力!再努力!那么,“不可能”就一定会变成“可能”!
水浒传武松观后感400字左右3
《水浒传》有这样一章回令我百读不厌,她就是人尽皆知、流传千古的《武松打虎》。
故事的内容大概就是武松要去看他的哥哥武大郎,路过阳谷县时,喝了十多碗酒,吃了六斤牛肉后,不顾店家劝阻,看见榜文后仍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头猛虎的故事。
《武松打虎》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施耐庵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豪放、勇猛、倔强、无畏的梁山好汉——行者武松。武松是一个血气方刚、有英雄气概的大男子汉。他武艺高强,先是一闪一躲躲过老虎的攻击,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按将下来,又朝老虎的门面、眼里只顾乱踢,再偷出右手提起铁锤大小的拳头打得老虎眼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武松还粗中有细,怕大虫没死透,把梢棒拾来又打了一回。施耐庵的动作描写也恰到好处,如武松下冈时“一步步挨下岗子来”中,“挨”字,写出了武松打虎下冈时,筋疲力尽、手脚酥软的状态,武松也是血肉之躯,疲倦了是很自然的现象,这非但没损武松的英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武松打虎》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血气方刚、勇猛无畏的梁山好汉——武松,他勇敢、有阳刚之气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